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才升值,是人才是专家就应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普通人员和专门人才的回报不能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合理拉开差距,就不能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长此以往,在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力资本,也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热忱,中国的人才流失就不可避免了。要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物质方面,建立合理地能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的薪酬体系;精神方面,对人才要高度重视,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12】。
(五)强化教育培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是针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途径进行经常不断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与员工的知识水平和绩效价值贡献率,不断获取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竞争优势,这对于一个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战略决定意义。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形式。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与附着其上的生命过程伴随始终。一个人要获得和维持其从业所必备的技能,不仅需要10余年学校教育和职前训练,而且要在之后连续不断地进行再教育、再训练,不断更新旧知识,改造旧技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维持、增进其人力资本水平。因此,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自然也就成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再生产”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形式。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与附着其上的生命过程伴随始终。一个人要获得和维持其从业所必备的技能,不仅需要10余年学校教育和职前训练,而且要在之后连续不断地进行再教育、再训练,不断更新旧知识,改造旧技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维持、增进其人力资本水平【13】。因此,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自然也就成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再生产”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总之,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中,企业实施经常不断的战略性培训对于应对市场压力和挑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优化人力资源环境战略
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制度的竞争,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使我们的管理制度现代化,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制度系统,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和积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要加强本领域专门知识的学习,如掌握人才预测规划技术、人员招聘面试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技术、管理激励技术等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要彻底摆脱过去缺乏科学成分的、被动式、经验式的政策管理,进入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
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入力资源还是将本国优秀人力资源吸引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优美、卫生、没有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适合人类居住,即使报酬相对低些,也比即使高薪但风沙满天、污染严重、环境恶劣的地域吸引人。人文环境方面,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制度环境。知识经济时代法制环境尤为重要,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14】。
(七)构建结构合理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具有一支能级、专业和智能搭配合理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以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足够的应变力和创新能力。如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员工中,所学专业包括电子工程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和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商、心理学、财务、法、外务、工程管理、冶金等十余种。这些不同专业员工的合理搭配成为贝尔实验室发展的基础【15】。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大都在员工流动中筛选合适的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知识型员工队伍,并通过员工升调,调动知识型员工创新积极性。如香港企业充分利用自由港的优势,在频繁流动的人员中筛选所需的知识型员。
参考文献:
1、赵玉勤:《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杨河清:《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4、孙健:《管理核心员工的艺术》,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版
5、[英国]哈里森:《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6、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7、[美]伊查克•爱迪思(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1
8、陈云光 张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讨[J].广东: 科技 管理 研究 , 2003, (3)
9、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2009
10、胡在铭 刘志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河南:河南社科院 ,2006
11、吴亮:浅谈民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网,2008
12、逯明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9
13、徐碧琳: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天津:天津社会出版社,2003
14、刘飞:论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当代经济,2008
15、杨智群: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S1期,2006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以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