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方案的设计(二)
因此 ,配送中心必须达到一定配送规模 ,以争取降低成本 、保证生存 。1. 5 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配送体系的建立模式有多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 : ①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共用一套配送系统 ; ② ISP、ICP 自己建立配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配送服务 ; ③第三方配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在不同的模式下 ,配送能力的确定各不相同 。
2 物流中心需求预测的方法 [2 ]
物流管理中 ,预测可以对物流信息进行计划和协调 。物流中的存储 、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的计划都是以预测的资料为基础制定的 。纵观国内外物流中心规划 、布局 、建设的实际情况 ,存在两种模式 。一是功能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其职能 ,如 :保管职能 、倒装职能 、分类职能 、加工与装卸职能 、配送职能 、情报职能 ,并以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和协调城市 、地区主要功能需求为布局的依据 。二是费用模式 。这种模式以物流费用最少作为布局依据 。基于此 ,在运筹学与物流学的理论研究中 ,曾出现过大量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如多级库存模型 、Raumol-Wolfe模型 、Elson模型,以及SAD( System Accomodation and Development)法 、Simulation Systen)模拟等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市场化 、国际化 、信息化,流的需求量及其需求结构日益成为物流中心 、规划 、布局 、建设的核心问题,样,的重要因素 。根据运输需求OD (Origin Destination)预测原理与方法以及货流预测方面的实践,提出物流中心需求预测的OD预测法 。2. 1货源流OD调查。它与交通规划中的OD行矩阵类似,与吸引量 。O-D生总数,每一列的和是该列货流的吸引量的总数理论上行的总数和应该和列的总数和相等 。物的运输过程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各行业的各类物资;抽样率:根据行业物资性质规模不同,可在30 %~100 %之间;调查方法:主要是发表调查,查 、电话调查等方法;调查内容:地址 、设施 、面积 、职员 、行业 、(物资)、产值(营业额)、运输等等;调查结果:该地区目前社会 、经济 、货源点 、货物品种 、数量 、流向的主要资料 。2. 2货流产生预测生和吸引量 、现行社会经济指标,相互关系,展情况,预测其发生 、吸引货流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抓住主要矛盾,性影响的自变量建立模型 。形式如下:Y = K0+ K1X1+ K2X2+……+ KnXn其中:Y—预测区的货源产生(发生或吸引量 。Xi—(i= 1 , 2 ,……n)影响货源产生的因素如:人口 、职工人数 、工厂建筑面积 、GDP、车辆数等等 。确定参数k时,Xi取现值;Y时,Xi取未来规划值 。GPSS ( General Purpose物如同运输供需关系一供需之间的平衡成为物流中心建设可行与否笔者出即在一个二维的阵列中分别用行和列来表示拟研究的物流中心对各区的货流的发生矩阵中每一行的和是该行的货流发,我们在研究范围内对各区产生货流的货源点和运送货抽样率也可采用走访调产品。根据现状各类区域的货流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然后根据未来各类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必须选择那些对因变量变动具有决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仓库面积 、预测
102
Yi —( i = 1 ,2 , ……n) 参数 ,根据现状资料由最小二乘法确定 。货流分布预测 。根据各区域现状的货流交换量 ,以及各区域未来的可能发生吸引量 ,找出各区域的未来的空间交换量 。常用的方法有两大类 :增长系数法和综合法 。其中重力模型最常用 ,按其阻抗 f 分类 ,它有行程时间模型 、相互影响模型 、分布系数模型 3 类 ;按约束条件分类 ,有无约束 、产生受约 、吸引受约 、完全受约 4 种模型 。重力分布模型主要是用来研究当网络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时未来年的货流预测 。它的理论基础源于货流的产生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假设 。如上提到的 ,这类模型中最著名的就是重力模型 ,之所以叫重力模型 ,是因为其最初的提出受到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其公式如下 :Tij = aOiDjf ( Cij)其中 : Tij —表示 i 、j 区间的未来货流量 。a —表示比例系数 。OiDj —表示货源产生 (发生或吸引) 量。f ( Ci j)—表示货物流向费用的普通公式 ,也叫阻抗函数 。比较广泛使用的阻抗函数形式有 :f ( Cij) =exp( - βCij)指数形式f ( Cij) = C- n幂形式2. 3 物流中心货流分配量 。在分布预测的基础上 ,根据物流中心的位置 、影响范围 (含功能 、服务能力与水平) 等就可确定物流中心的模型 、分布 ,从而可确定各中心的分配量 。常用的方法有全无法 、静态多路径法 、概率分配法 、动态多路径法等模拟方法 。
3 物流配送中心组织网络的设计
因特网是电子商务的最大信息载体 ,其物理分布范围正在迅速扩展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可能做到凡是因特网所及的地区都是电子商务的销售区域 。一般商务活动的有形销售网点资源按销售区域来配置 ,每一个销售点负责一个特定区域的市场 。比如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大区 ,每个大区内有若干个销售网点 ,再设立一个配送中心 ,负责向该大区内的销售网点送货 ,销售点向配送中心订货和补货 ,配送中心则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订货送达 。电子商务也有可能按照这种方式来操作 ,但问题在于电子商务的客户可能在地理分布上是十分分散的 ,要求送货的地点不集中 ,配送网络并没有像因特网那样广的覆盖范围 ,无法经济合理的组织送货 。所以 ,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司也需要像有形店铺销售一样 ,要对销售区域进行定位 ,对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提供配送承诺 ,否则是不经济的 。还有一种处理方法 ,就是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不同的配送服务政策 ,如在大城市因为电子商务的普及 ,订货可能比较集中 ,适合与按不低于有形店铺销售的送货标准组织送货 ,但对偏远地区的订单则要进行集中 ,送货期限肯定要比大城市长得多 ,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享受的电子商务服务就要差一些 。从电子商务的经济性考虑 ,宜先从上网用户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起步 ,这样建立基于一个城市的配送体系比较容易操作 。配送网络的设计 ,可以参考仓库网点的设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 。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 GM 公司) 为例 ,它在北美有 30 多个制造厂以及 20 多个主要供应商 。1980年 GM公司决定设立一个中转站 ,接受和集中各供货厂商送来的零部件 ,然后立即重新组合发送到各需用制造厂 。这项中转工作委托给一家物流公司 ———汽车配件物流公司 Autocon 负责 。Autocon 公司在 GM 公司开发的条形码软件的基础上 ,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电子数据收集和通信系统 ,用来跟踪掌握公司中每个零部件的进入 、转移和发出流转过程 。Autocon 公司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有效的提高了 GM 公司的零部件中转效率 ,为 GM 公司及其供货商直接节省了 800 万美元 。而 Autocon 公司配送中心每天通过管理和调度 500 多辆载货汽车 ,完成了准时配送业务 。
4 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内容 [3 ]
4. 1 交货时间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品质中交货时间非常重要 ,因为交货时间太长或不准时都会严重影响信誉 ,造成顾客流失 。交货时间是指从客户下订单开始 ,订单处理 、库存检查 、理货 、流通加工及配送到达客户手上的这一时间段 。交货时间越短 ,成本越高 。最好的水平约为 12~24 小时左右 。4. 2 流通加工服务 。主要是针对客户的需求所做的进一步加工 ,例如 :粘贴有关标签 ; 粘贴进口商品的中文说明 ;年节的礼盒包装等 。
4. 3 紧急配送 。为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品质 ,增强竞争力 ,除提供全年无休的 365 天服务外 ,甚至要提供紧急配送 、夜间配送及指定时间配送等项目 ,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4. 4 信息服务和客户咨询服务 。这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 。通过这两项服务 ,可以吸引客户 、留住客户 ,拓展业务范围 。只有客户清楚地了解所有知道的信息之后 ,才有可能做成业务 。服务内容应根据顾客的要求 ,涵盖各个方面 。
5 结束语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和配送体系的建立 ,将成为 21 世纪我国物流业重大发展的契机 ,完整的电子商务应该完成商流 、物流 、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方面 ,在商流 、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可以在网上流动的
(上接第 74 页) 加了 5 倍 ,而饭馆的营业额更是增加了几十倍 [3 ]。由此可见联合营销只要运用得当 ,不但对双方都有利 ,有时还可获得单独经营无法达到的效果 。顾客或者是逛累了吃饭 ,或者是吃完饭就去逛商场 ,总之 ,两企业是互相借光 ,实现双赢 。采用借势的方法要把握好几点原则 :一是要选择好被借势的企业 。被借势的企业一定要有亮点 ,要有“势”可借 ,这样 ,企业才能借用其光辉照亮自己 。二是企业的产品与被借势企业的产品一般要有相关性 。或者是产品具有互替性 ,比如七喜与可乐 ;或者是产品具有互补性 ,如面包与饮料 ; 或者是产品具有关联性 ,如百货商场与饭馆 。三是联合经营的产品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特别是在互相借光的方式中 ,企业联合经营的商品都应为消费者所能接受的 。某玻璃生产企业与某奶粉企业在商场联合促销 ,买一袋奶粉送一只玻璃杯 ,而现在流行一次性纸杯 ,消费者不太需要玻璃杯 ,何况人们一般习惯成套购买玻璃杯 ,所以这种联合促销就难以激起消费者的热情 ,不能达到互相借光的目的 。
4 结束语情况下 ,物流配送的建立应该被看作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业务之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网上交易 ,其下的物流配送方案的设计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并逐步完善 ,以便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
参考文献 :
[ 1] 孟祥茹 . 现代物流管理[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2] 杨兆升 .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有关理论与方法[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3] 骆温平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张佑法)
在商场上 ,先入者往往抢占了高地 ,一般在行业中处于相对强势 。但从古至今 ,市场都不可能被某些企业永远垄断 。市场是动态的 ,特别是现代社会 ,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先入者更不可能满足市场上的所有需求 ,后入者的机会其实很多 。暂处弱势的后入者在进入市场时 ,可以避开强手 ,另辟蹊径 ,从强手没顾及到的地方去开拓自己的天地 ;也可以抓住强手的缺陷 ,通过提升市场 ,闯入竞争者的领地 ;还可以通过细化市场去分得一块蛋糕 ;另外还有一招就是向强手借势发展 。总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要思路得当 ,后入者就能以最短的路线去赢得市场 。企业的发展历史 ,也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运动过程 ,后来者完全可以居上 。
参考文献 :
[ 1] 曾朝晖 . 品牌的较量与沉浮 [J ] . 商界导刊 , 2003 ,( 5) :29 - 31.[ 2] 兰苓 . 市场营销学[ M] .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3] 马绝尘 . 联合促销 :挡不住的营销新趋势 [J ] . 商界导刊 ,2002 , ( 7) :40 - 42.
关于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方案的设计(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