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让他们熟记一些安全知识,比如小学生的家庭地址、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儿歌以及寓言故事等形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且记住一些安全标志,从而使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与方法,并且还能够熟练的通过电话求救等方式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从而在危机时刻可以采用多种熟练灵活的方式来保障自身安全。
三、指导小学生学会安全保障措施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安全问题,家长为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往往会对孩子千叮万嘱,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小学生将家长的叮嘱当做耳边风,甚至可能厌烦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小学生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教授一些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加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由于小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对于火或者电,一般而言,家长只是叮嘱孩子不要去碰这些东西,然而,小学生由于好奇心的趋势下往往会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而去接触这些危险的事物,此时小学生教师需要教授正确使用电与火的方法,从而让他们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事物,以此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四、引导小学生找出身边的安全隐患
由于小学生处在一个快速发育的时期,在此阶段对于事物没有形成完全的判断能力,且也不会完全安全家长与老师的指导去规范自身行为,因此,要提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则需要小学生老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自我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他们自己能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明白在生活中那些是不安全的,那些不能碰以及那些游戏不能玩等。
例如:小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安全标志让小学生去记忆,小学生记住后将其贴在相应的位置,从而指导小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五、利用环境展开安全教育
教师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应与小学生共同创设相应的环境,给子小学生形象、具体及直观的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警惕性。
关于小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几点看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