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读书报告 通过小学教育专业的学习,我特别喜欢《德育原理》这门课,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认真阅读了《学校道德教育原理》,通过此书,打开了我对德育理论的新视野,可以说是德育理论的敲门砖,此文便是我的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檀传宝,男,汉族,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 檀传宝是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1983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农村中学做了八年的中学教师。1996-1998年在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后留校工作。檀传宝教授对于教育、德育等很有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是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德育原理、德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 二、《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书本简介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讲,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教育学。本书总共分为9部分,分别是德育概念、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德育目的的决定、德育过程的矛盾与德育过程的组织、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课程与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应用、德育主体的素养。本书是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原理教程。它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级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研讨了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本书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但是又将与品德培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仰建构与培育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既避免了学科逻辑上的混乱,又照顾了实际德育的综合性质。作者综合了国内外有关学校道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强调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对象自主建的同时,又强调学校教育对德育对象的价值引导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在德育实践中避免道德教育上的绝对灌输和相对主义的流弊,实现对德育对象精神人格的真正提升。 三、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读后感 通过阅读此书,里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如下: (一)本书的特点
学习《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读书报告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教师与学生成功沟通方法.. |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困境及对策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习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读书 报告 | 2020-09-30 10:18:4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