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师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是融洽教师与家长关系灵丹妙药。当我们成为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孩子们就会帮我们回家宣传,家长就会很快认可我们。这对于我们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来说是如鱼得水,一副灵丹妙药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延伸,作为教师,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同时真诚平等地对待家长。这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磨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三、学习师生沟通技巧的体会
怎样与学生交流,这平时每天都做的事情,却有很多注意事项。在实践中我觉得:
第一、慎用批评。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教师训学生在师生沟通中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师们总是在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后才会想到要找学生。以至于一说到教师,学生想到的常常就是一个板着脸教训人的形象。为什么教师喜欢教训人呢?这难道是教师的职业病。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啊!若批评不具备教育效用,那么就该摒弃。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未必一定要采取批评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教师宽容一点,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在学生们的错误或挑衅面前,教师应表现出成熟的风度,这不仅可以避免师生间的矛盾,而且也会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要换位思考。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
第三、尊重学生。人的心灵深处最本质的需要应该是渴望得到认同。获得老师的肯定、欣赏与赞美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而对一个学生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打击他的自信心,从而使他走向自卑,封闭了心扉。相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都可能帮助他远离自卑感而重新充满自信,使他能够敞开心门,从而逐渐走向成功。教师的尊重、信任和关注,如同那寒冬中温暖的阳光,一旦照在学生的心灵上,便可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他们的成人和成才,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或者是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该把无限的爱心投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爱他们、尊重他们,惟有如此,他们才可能如同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以最美丽的风貌面对成长。
四、致谢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我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我将会继续学习,使自己不落伍,不能在教师这个队伍里做个门外汉。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机的结合,服务好学校师生,做一个创造型的行政管理者。
在此,我特别感谢的老师给我这次提升自己的学习机会。我也真诚地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给预我的帮助。我会传递这份正能量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给这个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关于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体会(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