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强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校园踩踏事故每年都会发生,后果令人悲伤。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校园领导人员缺乏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更多的是盲目的认为自己学校建设足够安全,侥幸以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本校。思想上的麻痹,使其不能定时定点对本校的校园建设进行检查与维护,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部分教师对安全知识和教育课缺乏充分的准备
学校领导人员对安全教育的忽视,就会直接导致教师安全教育课的教学质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材内容的陈旧,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4.家庭教育的缺失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引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家长门之间文化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旦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寻求家长的帮助,如果家长未能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孩子行为出现偏差。
三、有效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其独立避险能力的措施
1.大力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课和教学活动,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能力。
学校是整个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和启蒙之所,更是安全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安全知识教育和学生独立避险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整个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安全教育课程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讲授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讲课,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独立避险能力。例如,可以组织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些安全教育类的小游戏。让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交通片段,通过这些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学会日常安全的小常识,包括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等等,做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教育工作。
2.做好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协同教育,开展安全意识和独立避险能力的社会实践教育。
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让学生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内容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更是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措施。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体会公共安全规则的重要性,某地区小学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成立了一支有小学生组成的小小交警队。小小交警队的学生们在学校门口的街道上,在交警叔叔的帮助下自己体验了一下指挥车子与人流、劝导市民的不良行为等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指挥工作。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更能切身的感觉到安全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但是,仅仅是学校跟社会两方面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孩子除了学校时间,其他时间都是跟家长在一起度过的,家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最直接也最生动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只有家校的这种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家校共建安全意识的整体合力。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校讯通、微信、QQ等方式为家长写一封关于安全教育的信,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安全出行相关的信,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安全教育的意识,结合家庭的教育工作,以学校为主导,联合家庭与社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同时教师要培训孩子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例如发现有人尾随,要保持警惕,往热闹的人群中,记住110报警电话。
3.学校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责任任务划分。在校长的组织协调下,各部门主管与班主任老师要做好配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块管理的安全管理网络。
(1)安全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责任划分
学校要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把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列到日常的议程中,并对各负责人的工作情况作为年底评选优秀教师、评选干部、实施奖惩的依据之一。对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好的教师给与表扬与表彰,相反地对工作落实情况不理想的教职工提出批评,以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序的进行。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让其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
(2)因工作不重视,或人为疏忽所造成的的安全事故,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对主管领导给与一定程度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利用
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学校所有设施进行检查,做好维护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利用设置相应的监视系统,尤其是在校园死角,以及危险区域,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同时教到学生消防器材的使用。总之,教师与学校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加强重视,只有注重细节,不断完善,才能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