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可以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理解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在音乐游戏中首先要理解音乐故事内容,如中班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中歌词有唱到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呀走呀走呀走呀看谁最先蹲下。拉个圆圈跑跑,拉个圆圈跑跑,跑呀跑呀跑呀跑呀看谁最先站好。这个歌词内容就很好理解,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动作。
4体育游戏
幼儿的体育游戏一般由基本动作组成,形式生动活沷,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中既能锻炼幼儿身体,又能学习各种基本动作。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小班幼儿年龄一般在三到四岁之间,内容应简单有趣,一般应以爬和跳为主。中班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走平衡木。大班幼儿游戏就要复杂些,可以让幼儿踩完梅花桩再在独木桥上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清晰观察做好示范,看看是否能达到目标。
三注意事项
1幼儿在游戏中按意愿选择玩具
比如说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女孩子一般都会喜欢扮演母亲的角色,她们会觉得炒菜做饭很好玩,男孩一般都会扮演父亲的角色,会觉得到外面找食材好玩一点。
2告诉幼儿正确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会收捡玩具
建立玩具使用与管理的规则,有利于幼儿真正成为玩具的主人。比如在规定的玩耍时间的规则、收放玩具的规则、借玩具的规则等等。具体来说有轻拿轻放玩具、不损坏玩具、玩具掉地上主动捡起来、将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等。这些常规的建立与执行有助于幼儿明确玩与收拾都是自已的事,懂得自已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养成整齐有序,爱惜物品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3遵守游戏规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和行为冲突的社会标准。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仍很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与此同时,3~6岁也是幼儿游戏的黄金时期,幼儿的角色意识大大增强,游戏兴趣显著提高。但在自主选择、自主活动的角色游戏中,如果没有教师的细心管理和善意的帮助,没有规则的约束,对于还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和是非观念较模糊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游戏是适合幼儿的活动,在游戏轻松的氛围中可以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增强规则意识,
四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合作、帮助
在幼儿游戏进行时,常常免不了因玩具而产生纠纷,但是只要合理地引导幼儿分配和安排的角色内容纠纷就能解决并使游戏继续下去。孩子可以从中学习相互谦让、协商、学会与同伴分享、对人有礼貌等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五游戏内容健康有益身心发展
教师就遵循游戏的教学规则,不小学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应充满童谣性活动竞赛性。
过早让年幼的孩子学习识字算数学题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多与孩子交流做游戏。如在玩堆积木的游戏的时候积木堆得越高可能越容易倒,这时可以告诉孩子只有下面的积木堆稳了上面的积木才不会倒。
总之游戏活动在幼儿成长过程及幼教工作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地位。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必须深刻认识到幼儿游戏活动的自身特点,并充分考虑幼儿基本情况,做到注重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游戏活动的有效,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怎样组织幼儿游戏(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