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己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面临危险的情境的时候难以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各个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报告就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发表看法如下: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
(一)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只有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能够敬畏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够使其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会冷漠对待其他人的生命。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安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生命意识,通过开展有效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会慌乱,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应该开展有效的危机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对于危机的客观认识,使其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镇定。
(二)增强学生面临危险的自信心和判断能力
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价值和态度的认识。这既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逃生、和自救方法上,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于生命的尊严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在危机下开展有效的互助,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逃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使其对于灾害的危险性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可以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让学生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灾害的应对方法有很好的了解,可以快速进行有效的自救,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能够关注他人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逃离危险。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所谓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实用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和
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学生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教育。目前法律知识已经纳入学校的教学日程,但如何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事故及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安全教育,绝大多数小学没有课程的安排,所以学生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不知如何处置。比如,学生在运动时损伤、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竟然不知如何指压止血,任鲜血流淌。
(二)安全教育的方式简单,效果不佳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