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自2016年春季开始,我参加了网络教育开设的《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在这个专业平台上,我修完了所有课程,借这个机会,我又重新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丰富了学习经验,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学生,解释学生的行为,用客观而又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主动地投入到积极学习的氛围中去。
通过学习,真正懂得了《教育心理学》的精髓所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里想象和规律,包括教育者是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以及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等等,这是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真正意义,加强了我们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重视了教师的专业基础的培训,并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我的教学经验来开展合理的教学工作,同时也给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即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他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可以从心理上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了更加地了解,特别对学习动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更了解除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点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来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将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通过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很有必要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法的知识,了解这些心理学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认“理”办事,有章可循,用爱、用心、用情做教育,把“心灵的围栏”普为“心灵的花园”,要用仁爱浇水,用文化做土壤,用智慧做阳光,给孩子们带来真正成长的快乐和终身发展的幸福。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热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是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这就是慈。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才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对于孩子一定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品尝更多的成功,体验更多的成功后带来的喜悦,这样孩子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只有有了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同时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会有更多的信心,去尝试困难,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进步。
通过学习,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更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一篇课文,做一道数学题就是一道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了,学习特别机械,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问题,交给他们学习办法,学会阅读。通过学习,使我真正懂得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的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教师必须先遵守,否则仅要求学生去做,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教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不可信赖。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象式,以及无认知和概念学习,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准确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的重要的信息,或者说只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感觉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不同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解释。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懂得了教学上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针对学生的各个特点,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施以不同教育,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好指导,让学生往更好往更健康的方面发展。做到了解自己教育对象,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懂教育心理学,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适合本班学习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参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教学,争取更上一层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收获颇非,我将会用心理学里面的专业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做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感悟。
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