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明确的提出问题而非模棱两可,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抓不住重心,因此丧失兴趣,对于教学效果来说大打折扣。
(3)立足重点向学生提问
教师应当抓住题眼设置疑问,激活学生初读课文的兴趣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因为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抓住突破口,有意设置疑问,从而激活学生阅读全篇课文的兴趣。
(4)提问时可适当的扩大范围,深入浅出
学习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围绕一个“疑”字展开的,有疑才能产生问题,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多方面获取知识量。
4.完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的组织环节,是对课堂管理的完整再现。课堂结构不仅规定时空中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步骤的具体安排,也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等的具体体现,为教学效果的体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丰富教学方式
根据我校实际,提出学生以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恰当指导的“三个三分之一”教学模式,以形成优化的智能结构为目标,突出“自学―导疑―精讲―演练”的基本教学结构。
第一个三分之一: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预习指导提纲,提出预习目标,上课后检查预习情况,提出自己疑难问题,设计并出示自学提纲。
第二个三分之一:广泛开展组内互动,组织互动,带着疑难问题学习课文,经过交流学习成果,通过小组间的互动,使得各小组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第三个三分之一:分享成果,学习知识启迪智慧,通过习题引导学生练读,练说,锻炼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检测题目进行达标检测。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去认真学习,勤干求知。
6.多元化利用教学资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黑板向学生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可能有的时候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觉得语文就是单纯的一门语言课,因此必要的教学过程中,合理适当的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课后总结有效性,及时进行学习评价与反馈
通过达标检测与学习效果反馈是常见的反馈方式。方法一是进行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是教师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得到反馈的效果也最直接。在提问时,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抽查提问,这样才能对全班学生的情况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方法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当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总结时间,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本节的重难点,通过概括的全面性来判断掌握的好坏情况。方法三是教师通过测验,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检测的周期和方式,然后根据得到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学生掌握的较好与较差的知识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内容。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永恒的、必要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认真研究教育的根本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创新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作为自己教师生涯过程不懈努力和追求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如何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