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可以和学生是朋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营造和谐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够有创新,他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思维的拓展。一个好的课堂并不是教师说做什么就非要做什么的。而是学生有新的,有好的想法时,也能够结合原本的教学内容进行转变的。学生被允许思维无限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并且当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放松,学生遇到困难也愿意去求助教师,也愿意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得到提升,积极主动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回应,学生就愿意去掌握信息技术,去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解决难题。
四、课堂延伸
除了在每天安排的这短暂的课堂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也可将知识延伸到课余时间。如开展信息技术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做电脑绘图、ppt等等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东西。有的同学对电脑组装感兴趣,有的同学在网络搜索方面能力很强。这些能力在课堂上可能有所限制难以得到发挥。但是在社团或平时生活中都能够得到自由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会越来越好,各自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同学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大家共同学习和发展,各方面能力也自然能得到提升。
五、自我能力的提升
教师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信息技术能力的前提是教师要能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以及整合能力等,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时胸有成竹。时代发展很快,学生的能力也很强。如果学生只需要一滴水,则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们要不断去汲取最新、最好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也学习到最前沿,最有用的知识。有人说信息技术教师可能是信息技术工作者里能力最低下的,因为他们安于现状,掌握了一些自认为已经足够应对学生和学校的相关知识,就不再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些话其实我并不赞同,可能有一小部分的教师存在这种问题,但是绝大部分教师还是在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条必经之路。
六、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目前我们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现有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它让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的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学习效率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看似好像很简单,但是却需要教师付出很多努力。这些努力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如果我们真的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些学生,为培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信息技术凭着它的先进性、特异性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喜欢这个是不可否认的,既然孩子们喜欢,作为教师,就要更加利用好这个先天资源,把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