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部分学生、老师、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相当有价值的。但不得不看到,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之门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二)学生课外自觉阅读的兴趣
表2: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情况表
每天读课外书的小学生 经常读课外书的小学生 偶尔读课外书的小学生 其中老师及家长要求读的占 看电视每天超过一小时的占 每天超过半小时的占
23% 33% 44% 30% 42% 26%
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如果让他们在电视与课外书籍之间选择,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三)适应学生读的好书并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表3:小学生课外阅读种类及家中藏书调查表
文学类 科普类 漫画类 家中学生读书100册以上的占 家中学生读书50册以上的占 家长既买练习册又买书的占 家长偶尔带孩子上书店的占
37% 32% 31% 6% 44% 63% 41%
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无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四)阅读习惯
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有52.4%的学生每天看书10至20分钟,10至20分钟里能看多少书,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期有5—10分钟,那么剩下的多少时间能集中精力看书,况且这10—20分钟也并不全是一次完成的,如果分成2次或更多次,这效果如何?据一些成功学校的做法,学生每天看书为40—60分钟为好,而我校这部分人才达6.4%。再从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学生的做法是“请教他人”占到了46%,因为这个方法最快捷,而查字典或思考只占26.4%,是三项中最少的。阅读课外书,学生喜欢的方式来看,有42%的学生“只是了解一下情节”,“一目十行,看过算过”的学生更是达到21.2%,只有4.4%的人会做读书笔记或批注,迫于作业的压力,31.6%的人会摘录好词佳句。由此可见,我校学生的大部分人看书时耐心较差,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我们这次调查中有意安排了三道题目。首先是家长是否支持孩子买课外书,只有12%的家长不同意,可以看出当代家长对孩子是舍得投入的。但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54.2%的家长是初中毕业,有25.4%的家长是小学毕业,高中也只占到11%,大专以上只有2.6%的比例,这部分家长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而社会、企业中只是凤毛粼角,父母的自身素质不高,平时工作又忙(本地区服装企业多,经常性加班加点),66%的家长是“有时看一会儿”,16.4%的家长从来不看。这样就难以产生家庭的文化熏陶,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我们把学生的不良行为归纳为: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也不难发现,学生产生这样的不良行为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兴趣、少于方法、没有习惯所造成的。解决好这些方面,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加强,以新的方式加以指导。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一)实施策略之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想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