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笼统
在阅读课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总是以“很好”进行笼统评价,以致学生误以为自己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拓展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随意,使得拓展阅读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效果受到限制。合理、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应当与教材有机结合,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拓展阅读缺乏兴趣,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培养学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老师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培养阅读的好习惯。然后老师再结合教材,推荐课外书籍给学生阅读。
2.结合教材,适度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阅读拓展的需要,适度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在课文教学中,提前给学生一些课文信息,给学生拓展阅读提供方向,让学生自己提前查阅资料,既预习了课文,又起到了积累知识的作用。
每篇课文都有教学重点与难点,而这些内容也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围绕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感受、理解教学难点、重点。
3.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就应要求他们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才有利于更快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
目标对教学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才不至于使拓展的知识偏离教学内容,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对教学内容和拓展内容必须是有所取舍的。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目标。首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诗词的能力;刚刚学会默读、略读、浏览,到了高年级才要求默读的速度。这才是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把握的主要目标
4.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提问过于具体化,问题就会变得死板,答案单一,这样的课堂,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而老师也容易把学生能够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5.设置阅读情境,创造阅读氛围
设置阅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阅读氛围中,既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又更好地体会文章,使得情感上产生共鸣。情境的设置应该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它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拓展阅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了避免盲目、随意地拓展阅读教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阅读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籍,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