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来心理危机教师职业具有职业角色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必须扮演多重角色: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监护者、研究者。同时,教师职业承载了社会太多的赞誉和厚望,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手执金钥匙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人、教师是工程师和艺术家、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等。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和教师职业的神圣感给教师群体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促使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好每一种角色行为,来不得半点马虎。然而,职业的高要求和实际社会地位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为人师表、以身示范的职业要求客观上也迫使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宣泄,过度地压抑易导致心理危机。此外,教师职业还是一种倾向于个体化的、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有专家认为,这种劳动特容易使教师因成功而孤芳自赏,因挫折而自我封,形成孤傲、抑郁的心理。
(二)教师工作压力过大造成心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程改革、多媒体教学,继续教育等等,给教师造了很多压力。此外,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超负荷转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不少教师白天努力工作,上加班加点,夜间值班查寝,闲时拼命“充电”。此,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教师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超重期望,不少教师心理不堪重负。
三、教师职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一)提高职业认同感,降低心理危机
1.充分认识教师职业
教师应该重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包括教师的职责、角色、作用、劳动性质和特点、教师素质和修养等,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对教师职业所面临的艰辛和压力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这样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同时,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情况,能够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坚定自己对教师职业的信念和信心。
2.培养职业兴趣和情感
教师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体验教师职业,培养职业的兴趣和情感。教师职业可以使人永葆青春活力。一位教师不管年龄多大,在职业活动中经常和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们打交道,身心也会倍感年轻。教师职业可以使人充满欢乐。教师每当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都会多一些欢声笑语。教师职业可以带来莫大的幸福感。作为一名教师,当自己的教学被学生所喜爱,当一个个后进生被自己所转化,当自己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种欣慰感和幸福感是难以言表的。教师一旦养成职业的兴趣和情感,在精神层面上就能够获得职业的满足感,进而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从而在物质上不计得失,知足常乐。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实际社会地位的反差带来的心理失衡。
(二)调适工作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1.正确认知工作压力
当工作压力来临时,教师要正确看待它,相信压力虽然是危机,但也蕴藏着机会,这样,可以主动去适应压力。比如学校布置的教学科研任务,尽管有压力,但又何尝不是件好事,有了一定的科研教学成果,就能尽快解决职称评聘的问题。这样认知,
压力也就转化为了动力。
2.端正教育专业态度
有研究表明:教育专业态度正确的教师,工作压力较低。因此,因教育专业态度不当而感受到很大压力的教师,应时常检讨自己的教育态度,特别是要改变权威至上和严厉的管教方式,提高教育专业素养。有了正确的教育态度,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关于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报告(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