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比如,在学习20分钟后遗忘就达到了41.8%,而在31天后遗忘仅达到78.9%。根据这个研究,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所以在和女儿的交流中我把这个遗忘曲线的特点告诉她,新知识短时间内遗忘很正常,重要的是及时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比如背诵英语单词一般在记忆周期里要重复背诵7次后才会真正记在脑子里。注重学习方法,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从而让她扎实地掌握住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如果不了解遗忘曲线,不注重复习,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四、通过学习收获了一套新的眼光与方法、逻辑思维。
每个人在学习心理学之前,都对于人性,对于人生,对于社会有模糊的半直觉的想法,而在心理学中,无数的前人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很成系统很深入的思考;开始初步了解心理学后,我逐步学会去接受化解自己心中的情绪,对别人的情绪也更多愿意去理解和倾听。更重要的是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比如焦虑。我可以主动去化解,不再
自我束缚,让自己轻松起来。
五、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我了解了人的一生中八个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尤其是青少年这个特殊的年龄段。青春期的中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个体情感体验日益丰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对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抵触情绪。尤其是面对日益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的压力,矛盾经常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家长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并且要学会引导孩子调节情绪。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越强,就越能减少负性情绪,进而提高幸福感。学了普通心理学课程回到家,我就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了改观,不再是处处挑剔,事事看不惯孩子了。我试着和她像朋友一样相处和沟通,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有冲突苗头时,我不停地给自己暗示不要跟孩子急。我跟孩子由最初的每天争吵变为大约每周一次,慢慢地持续到两周,到后来一个月。当亲子关系和谐了,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以前只要一提到学习就矛盾突发的情况也很少出现了。通过这些改变,我觉得作为成年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调节控制情绪
1、转移注意力
以前,当我跟孩子发生争吵,情绪处于低潮时,我总是想着那些伤心消极的事情,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现在,我就会努力地让自己不要总是去想这些问题,不要全部关注在孩子身上,学着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可以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听听音乐,画画,或是看一场喜欢的电影等等。或者走出去找个知心的朋友聊聊天,……总之,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尽快从低潮情绪中走出来。
2、少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
如果父母老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动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没有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孩子不喜欢被比较,当父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时,孩子会很反感。加上自尊心受挫,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为了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多尊重孩子,有事情多和孩子沟通。当孩子发现自己是被尊重,被重视时是非常快乐的。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正向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指出,童年积存的正向情绪,是孩子未来遭遇挫折时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绪可拓展孩子的认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的,负面情绪会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绪经验存的越多,孩子就越有勇气面对困境。所以多多的鼓励欣赏孩子,肯定孩子的自我,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鼓励,都能让孩子变得自信阳光。
4、发生矛盾,在双方争辩不下的情况下,选择沉默,等情绪稳定了再沟通。
以前的我只要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很容易情绪失控,最后和女儿的矛盾会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孩子会用你对她的方式来面对你!现在我明白其实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只要我们成年人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态度,孩子也会改变。
庆幸的是,现在我跟女儿的关系基本上比较融洽了,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争吵的局面。但每当自己情绪要上来时,我会给自己暗示,提醒自己要控制好情绪,但这并不是压抑自己,而是自身修养的一种提升。我知道,在控制自己情绪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修炼,把心理学上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无论是当家长还是其他的社会角色,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成长,而学习是修炼和成长最好的方法!更希望孩子在她成长的道路上能一直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