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型教师会多多鼓励集体活动,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多数活动由学生参与策划与设计。班级学生的性格多主动,有着很强的合作性,常常可以交换意见展开讨论,多数能够自律。教师不一样的教育类型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其为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高校教师在完成社会寄托的责任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教书育人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意义是重大很深远的。
形成一种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罗杰斯曾提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应保持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一切的前提都基于教师对学生从内至外散发的情感,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积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说教持着否定态度,会更加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心理学上的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付诸到实践当中,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单纯的教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员,在新时代就被赋予了更加艰巨的任务。为了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对现代学生的心理现象有所掌握,在教学中应用上心理学的知识。了解这些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很大帮助,童年时期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教师们重点要知道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教员的任务也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知道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在课堂中教学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定的指导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奇等.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2004,8
宋官东.浅谈培养儿童学习动机[N].中国教育报,1997,3,1(4)
[3]徐康.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浅析[J].科技信息.2010(08)
[4]李占国.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话[J].今日科苑.2010(04)
[5]庄春.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04)
[6]庄春.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04)
浅谈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