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们对于就业难现象应作出哪些改变
1.大学生内心的调整与转变
首先大学生应该摒弃之前的挑剔心态,应明白即使是干大事也应从基层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从一开始的小细节做起,认认真真,踏实稳干,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远大抱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里总存着一份担忧,对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和职业充满了恐惧,恐怕做错了选择,影响自己的终生。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整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焦虑不安、意志消沉、情绪亢奋,满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非常影响自己找工作时的状态。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最后才成功才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接收客观事实,调整就业期望值,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情,还不如勇敢滴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前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满意的工作。
2.提升自身素质
如今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团队合作的综合能力都应承受住考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知道有缺点并不可怕。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抓住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自身的知识、素质过硬,才能在社会上经受住无穷的考验,才能在茫茫的就业竞争者中稳扎稳打,脱颖而出,占据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取得理想的职位。
三、社会应做出哪些处理办法
1.政府健全相应政策
国家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严峻形势面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政府作出回应,提出解决办法,才是拯救这些毕业就是失业的大学生以及急需综合型人才的用人单位的救星。政府应该协调好社会、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缩小城市与乡村的收入差距,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安排大学生创业基金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制定各种可行的奖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政府首先应完善就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同时也要建立专门的人才调研及预测机构,建立科学的预测体系,开展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为高等教育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让毕业生们的就业得到保护。
2.高校的改革
高校应该合理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建设,针对社会和市场做调查再做决定。学校应帮助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新理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该在毕业前就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而不是在学生毕业前提供一些求职技巧之类的快餐式服务。对于毕业生毕业前应建立相应的指导工作,令毕业生端正心态,正确面对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另外对于非毕业生,也不是就可以放松指导,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建立起专业的指导队伍,对指导老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水平与素质,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正确选择。
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师生、员工都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应该像抓教学一样抓毕业生就业,树立“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理念。而社会各界应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以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