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管理的效率观(二)
政风有待根本扭转。当前国家机关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我国行政效率的提高,若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循私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就会危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5、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由于传统的人事制度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统得过多、管得太死,在选人用人、培养人的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缺陷,各类行政人员素质正不断老化、弱化,任人为亲、论资排辈压抑了一些人的积极性与进取性,使各类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是造成行政效率重要原因。
6、政府机构设置存在问题。行政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可以是政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而形成“政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的深层原因可能是:理论上对政府职能研究的不足与制度上对政府职能供给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把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与“原因”区别开来,又可以拓展解决行政效率问题的思路。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我国政府行为中的表现错综复杂,恐怕政府行为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其有联系。对此,不同学者概括的思路不尽相同。本人认为可以将政府过程或政府行为进行适当的分解,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角度加以概括。首先,任何政府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即政府职能的问题;其次,政府的职能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承担,这就牵涉到政府机构的设置;再次,行政机构是由人来运作的,政府官员是行政机构的主体,这就涉及行政人员;最后,行政主体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这样,政府过程就被分解为:政府职能、政府机构、行政人员与行政手段这四个方面,从理想的状态看,一个高效的政府,应该是科学的职能定位、合适的机构设置、精干的人员配备和合理的行政手段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都会影响其整体效率的提高。而我国政府效率的低下,恐怕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理论研究可以按照这一思路深化下去。另外,就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原因来看,应该是多方面的。要想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就必须进行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探索一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只有“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减少组织内产生的正熵,增加负熵,使组织高效运转。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面对公共行政的熵值效应无能为力的情况,才会认识到行政改革和各种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行政管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权力过分集中。长期的我国政府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都根源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各级领导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是产生官僚主义、效率不高的“总根源”。
2、组织机构不合理。我国行政机构中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的状况,是产生推诿扯皮、互相掣肘,手续繁杂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不合理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这是产生责权界限不明的主要原因。
(2)管理层次过多,管理幅度大。各部门、层次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5、官僚主义、服务态度差。有些行政机关人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精神,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对群众冷若冰霜、麻木不仁、好说空话、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结果政府机关成为衙门,人民公仆成了官僚。
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如上所述,造成行政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国目前状况来说、必须着重努力从以下多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一)树立效率观念,更新行政观念
当前,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经济体制转变,与世贸组织格局相适应的是,要提高行政效率,当务之急要牢固树立时效观念。现代的竞争体现在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打破旧有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行政组织要通过宣传教育,使行政人员意识到效率是关系行政机关存亡的大问题,行政人员也要善于利用时间、处处
论行政管理的效率观(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