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管理的效率观(四)
确时限要求,严格规范时限计划,并按预先规定的时限检查或总结完成情况。3)最重要的是安排处理好整体工作与局部工作的日常工作计划。
(3)提高时间利用率。处理工作事务,要专心致志,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延长内在时间,努力提高每一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要善于挤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握高效率的黄金时间段,从而提高效率。
(五)提高一般行政机关人员素质
主要提高政治思想、工作作风、业务知识、文化水平、办事能力等方面素质。加强岗位责任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建立合理人才机制,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为了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队伍保证,提高一般行政机关人员素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律培训、自学法律、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首先是加强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组织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了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其次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对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的授予其行政执法资格、上岗行政执法。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六)强化行政责任、健全制度、使行政管理法律化
行政管理法制化是建立法制国家的核心。要提高行政效率,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办事。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的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法、法律法”。为从人治转变为法治,我国应制定出各种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一切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依法行政。为强化行政责任,在当前应建立完善行政首长出现的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被罢免、引咎辞职等制度,同时应建立一般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贪污腐败等行政责任制度。
(七)克服官僚主义,努力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行政效率,还有一个改进工作作风问题。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好坏,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彻底改掉机关中长期养成的疲沓拖拉、推诿扯皮、衙门作风的不良习气。我们的党在已前的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改进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有利武器。我们应该在现在的改革攻坚阶段,大力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尚空谈。
四、结束语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若离开行政效率而谈行政管理,那是毫无意义的。行政效率历来是行政管理关注的中心问题,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行政效率这个中心的。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经过行政效能监察的展开,获得了明显的成效,推进了政府职责的改变,推进了行政机关任务作风的改变和管理制度的优化,实在进步了行政效率,行政效能监察的创新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理论中不断探索。此外,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总之,加强和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是一项重大而又涉及很广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与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各个环节上长期奋斗、共同努力。
论行政管理的效率观(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