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现状的考察与研究,通过与与国际间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在财政体制改革中科学界定事权与支出范围、在各级政府间合理确定税收收入、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具体设想。
【关键词】:事权及支出划分、税收及税权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政体制、公共产品
【正文】:
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的政府财政具有清晰的、内在的层次性。此时的财政管理组织形式,更多地表现为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所包含的,便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上下级之间多重性的收支划分和收支往来诸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其中尤以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为该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划分、税收及税权限的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这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学说。在深化财政改革的过程中,深入、系统地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和改革实践,对于理顺财政关系,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级财政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从实践上看,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导向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并且在近年来的运行过程中已显示出较为良好的效果。
第一,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基本确立。采取了“三分一返一转移”的形式,即划分收入、划分支出、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第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已逐步建立。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第三,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自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对保证中央支出需要、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