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敢问路在何方,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如今的农村面貌已大为改观,部分农家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盖起了小洋楼。一些农村家长自身都受过一定的教育,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视。因此,他们不惜花钱去买玩具、买图书,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农村民办幼儿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发展起来的。幼儿在学龄前阶段主要接受家庭教育影响和托幼机构的教育影响。与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相比,托幼机构的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生活常规、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能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因此,科学适时的幼儿教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学极不规范,课程与活动计划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要么“重教轻保”,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小学化”的教学形式,布置较多的以书写为主的家庭作业;要么“只保不教”,采取“保姆式”的管理,忽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要么干脆“不保不教”,缺乏教育意识,对幼儿放任自流,而且受成本限制,农村幼儿园教材缺乏规范,影响了对幼儿的科学施教,无法保证为幼儿奠定良好的接受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更多的农村家长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只是一个“保姆”,孩子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因此,多数家长宁可自己看管孩子也不送孩子去幼儿园,家长素质不高导致多数幼儿入园机会缺失,造成启蒙教育滞后;同时因为农村幼儿园办园不规范而接受不规范的启蒙教育导致幼儿教育没有显著效果。相比之下,城镇幼儿园除了规范且完善的课程体系外,还有各种丰富多彩娱乐设施提供给幼儿,这是农村幼儿望尘莫及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村幼儿的择校,家庭条件稍好一点跑到城里去上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农村幼儿园经常面临举步艰难的局面。有的乡镇只有一所幼儿园。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整个农村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相关的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加大幼教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办园条件
1.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步增长。依法规范和保证财政性农村幼儿园经费的增长,认真落实《教育法》:“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的规定,将幼儿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在县、乡财政预算中,要对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收费标准。
2.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关部门应扩大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
(二)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督管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幼儿教育专项督导等手段,狠抓入园率和保教质量这一幼儿教育的落脚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管理。
1.扩大舆论宣传
让广大家长明确幼儿早期教育的巨大作用,确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科学育儿的教育观,进一步深化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使广大乡村干部和群众对幼儿园教育取得广泛认同,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和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实施对3~6周岁儿童的档案管理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