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籍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入园与非入园幼儿档案册,特别注意加强对特殊家庭幼儿入园的动态管理。基层教育机构可以参照义务教育小学档案管理的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整理入园幼儿的学籍档案,并委派专人负责管理。
3.加强幼儿园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城乡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业务指导和内部管理指导,逐步使其走向幼儿保教规范化。通过幼儿园之间开展的教研、论坛、观摩等活动形式,努力构建一个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的局面。
(三)增加幼教师资力量,稳定教师队伍
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热爱幼教事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教质量,发展农村幼教事业的前提。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和职称合格率低,幼儿园大部分属于民办性质,很多教师都在编制之外,并且缺乏必要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对农村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如何发展幼儿教师队伍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的关键问题。
1.增加高素质农村幼儿教师的数量
应尽快从师范及幼儿类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把他们吸收到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中来,给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补充新鲜的血液。同时,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使农村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从而稳定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制
由于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有限,在岗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和脱产培训的机会很少,这对他们知识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因此,建议每个区(县)的公办幼儿园或区(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负责各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乡镇中心幼儿园负责本乡镇其它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网络。有条件的去参加国培。不断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序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理性面对,任何问题都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农村幼教事业将会出现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