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使幼儿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都能得到锻炼,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提高幼儿 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3)户外运动能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户外运动可以使幼儿接触足够的阳光、新鲜的客气,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和免疫力,进而增强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户外运动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户外运动能够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和感性经验,促进幼儿想象和思维的发展。户外运动能够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
(5)户外运动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
户外运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心情放松,还可以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
2.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1)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技能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幼儿 生活的周围都会出现一些危险的事情,作为老师要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方法,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掌握或者是唱儿歌的方式避免打闹和摔伤比如《安全儿歌》:课间要休息,依次出课堂。走廊慢慢行,有序不整抢。楼梯靠右行,不闹不推搡。玩耍要适度,上课精力旺。快乐做游戏,个个守规章。安全记心上,时时不能忘。《滑滑梯》:滑滑梯,排好队,大家不推也不挤,腿伸直,手扶好,安安稳稳滑下来。
(2)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刚入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对于安全防护意识非常差,老师要不断提醒幼儿以及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孩子一起玩闹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些意外,限制活动场地让小年龄段孩子约束自己,显然不适合刚入园的孩子,老师可以在危险的地方贴上贴画,比如卫生间的位置贴上小脚丫,洗手的位置上也贴上贴画,标志安全位置,让孩子知道只有站在贴画位置上才是安全的,对于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表扬,这样会激励其他孩子。这样做法即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习惯也解决了安全隐患。
3.营造良好的环境
(1)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
首先家庭关系一定要和谐、幸福快乐,其次幼儿园的老师也要对孩子做到爱心、耐心、责任心、细心这四点。老师是幼儿的引导者,要具有“爱孩子”的本心,就会懂孩子的心理让孩子门敞开心扉的表达出来和孩子成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2)营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自立的信任环境
1.采取积极鼓励,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让幼儿建立起自尊自信。幼儿比较爱表现显示自己非常能干的表现,同时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老师要抓住这点的错误去纠正,不能去批评会打击他们的心理,要积极去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克服困难,从中不断进步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2.培养孩子的自立,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独立承担一些事情,只要没有危险,就发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家长不要把所有事包揽在自己的身上,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如果孩子要求的事情是合理的家长可以去满足他,但是要有奖罚的制度,让孩子通过分担家务去赚取奖励,从而达到锻炼孩子自立。
三、 如何家园共育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家长直接参与是指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共同商议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加入幼儿园活动、深入具体教育环节与教师联手配合。家长间接参与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应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练习蒲等,而自己不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方法一般比较简单、盲目,家长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强化家长“不仅是养育着,也是教育者”的意识,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3.家庭和幼儿园是相互配合的,首先,家长要多到幼儿园与带班老师进行沟通以及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再把孩子在家的情况说出来以及在家庭中的教育方式,老师在制定教育计划,正确要求教导孩子 ,家庭和老师要统一配合,给孩子明确的生活准者和培育良好的习惯。
4.父母要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老师会安排角色让父母去扮演,从中父母会和孩子参与在一起,父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教育孩子,增加孩子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亲子关系。
参考献文:
中共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综合素质》《保教知识》2016年4月第一版。
长江文艺出版设出版图书陈鹤琴著:《家庭教育》。
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