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幼儿阶段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和鼓励。幼儿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都很大。因此,对幼儿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幼儿习惯养成状况的分析,了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性别特点及年龄差异。然后通过家园合作才能培养塑造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孩子。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对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顺风顺水,一路平顺;不好的习惯则会成为他们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让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荆棘满地。所以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将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这里说的习惯主要包含的就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帮助孩子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大门。所以健康的人生基础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管是美好的品德,还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基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得好,父母在加以奖励和鼓励,长此以往,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自信,他们也会为自己的能力而感到自豪。进入学校以后,当其他小朋友无法完成某些活动时,他们能给与及时的帮助,这样也会获得小朋友的称赞与友好。这也为他们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基础。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
(一)幼儿的卫生习惯现状堪忧
通过最近一周对学佳幼儿园的见习课堂发现,班级中有超过50%以上的小朋友卫生习惯非常不好,比如说:饭后吃水果后乱扔果皮;饭前便后不爱洗手。自己不但不知道,当老师要求陪同完成的时候,幼儿们也是百般不愿意,肆意对着老师撒泼。这已经成为大部分幼儿园的常态了。究其原因,还是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辈、祖辈太娇惯造成的任性,霸道。以至于这也是幼儿园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幼儿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欠缺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习惯大班与中班有明显的差异,在自己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现在的小孩在家过的都是“皇帝”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的自来能力特别差,所以到幼儿园后就不能适应。比如说:好多小朋友在幼儿园不能独立进餐,不能独自如厕,中午必需要老师陪在身边才能入睡,无法完成老师关于学习和生活的指令等等。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尿床尿裤子的现象。
三、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
通过本周对班级幼儿的接触与观察,发现幼儿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现在的家长们缺乏培养行为习惯培养的意识
目前在我国的家庭形式的组成中,独生子女已经是我国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就间接导致了,到我们孩子的这一辈就是6个大人围绕着1个孩子转,孩子就成了家庭的“团宠”。因而认为任性、霸道、纵容、迁就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认为给他们物质上最好的就是对他们好,其实不然,物质充沛固然是好的,但是精神上或者教育道德上是缺失的,反而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
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