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工作中,教师不仅仅要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打点的很好,同时也要面对家长,还有在教育中我们幼儿教师不单单要面向所有的幼儿,同时还要面对不同的家长,在与幼儿的沟通中教师往往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游刃有余的应对,但是在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往往会让我们遇到许多的困难。而且幼儿教师每天都要与幼儿家长见面,要接受来自不同家长的询问,教师也要去解决家长所提出的各类问题,然而我们的幼儿接受的教育是比较全面的,其中幼儿园所占了一部分的比重,还有其中的一部分教育来自与家庭,其中家庭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以及行为习惯和个性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能够在幼儿园当中有很好的成长,就需要家园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交流,那么在交流中交流中我们所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同时还应怎样的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交流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1、教师对幼儿评价
在现在的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很希望从教师的口中听到和幼儿有关的一些信息,让自己对孩子在园的情况能够有所了解,同时也想知道幼儿在园的种种表现,小到一日的生活细节,大到幼儿的教育教学的学习情况,以及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等,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会引起家长的好奇心,也会让幼儿对自己在园的表现有一个了解,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家长对幼儿的评价
还有就是家长对幼儿的评价,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的分歧。同时部分家长也会教师提出的一些幼儿的表现不太相信,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或者说压根不会这样,或者那样的,所以在家长的评价会给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幼儿在园表现的实际情况评价
家长对于幼儿在园的情况都是比较好奇的,往往是新来园的幼儿,家长很好奇幼儿在园的情况,所以对于这类的家长教师应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一些情况,教师可以具体的向家长讲述一些孩子在园的具体表现,让家长可以了解一些幼儿在园的情况,着也是在家园共育中所应注意的一点。
五、沟通要重视“家访”的重要作用
通过家访,我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也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即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
诺诺是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欺负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一天下午,诺诺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诺诺妈妈。诺诺妈妈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再打人,就关到门外去,不要你了……”诺诺“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诺诺妈妈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
家长的过激行为让沟通成为了一种“障碍”,仔细分析原因后,为了了解诺诺在家到底表现怎样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主动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得到了诺诺妈妈的同意。在家访中,我们首先肯定了诺诺最近取得的进步,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过沟通,我们终于知道了诺诺打人背后的“真相”:家长经常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倾向,有时是大人不经意被模仿了!借助这次家访,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配合,共同商量对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自己对幼儿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充分的流露给家长,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