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入园准备
[摘 要]孩子要进入幼儿园,对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件大事,进入幼儿园就是孩子进入社会、进入正规学校的第一步。但是现在普遍会存在幼儿在入园后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为了使幼儿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溶入幼儿园的生活,为以后的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幼儿入园前需要做的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家长和幼儿要做好心理上的、生活上的、交往上的和物质上的准备;幼儿园和教师要做好对幼儿的家访、生活状况调查及环境准备和活动准备。最为重要的是,家长和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要有家园衔接的观念,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幼儿 入园准备 家园合作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关键一步。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建立了依恋情感,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孩子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担心父母是否不喜欢自己了,是不是不来接自己了而不安心在幼儿园生活。有的孩子由家庭中来到群体生活的幼儿园,这一新的环境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有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要喂,走路要抱,这使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畏惧心理,到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就会想家、想妈妈,孩子那本来就不够稳定的情绪又会波动起来。因此幼儿入园做一些准备是很必要的。
一、家庭
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即将就读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的时间安排及活动方式等。以便家长在家里让孩子尝试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跟幼儿园的生活基本一致,有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一)家庭应对幼儿生活方面做的准备
1. 作息时间要规律。逐渐调整孩子生物钟,使孩子一日作息时间与幼儿园作息时间相吻合。
2. 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二)社会交往及语言表达
对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其活动中心将从家庭乐园转入到集体乐园,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他必须学会轮流、等待,学会邀请、拒绝玩伴等。早期的交往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懂得谦让,遵守规则,学会分享。在幼儿园中,为了小朋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有一些规则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相互谦让、友好合作、礼貌待人等良好品德将会使幼儿很快融入群体之中。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要以朋友身份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有助于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使用礼貌用语。要教会宝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等等。
(三)生活物品的准备
孩子进幼儿园父母要为他准备比如书包、带吸管的杯子、小毛巾、一双棉布鞋或运动鞋等。另外,父母还应为宝宝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裤。
(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成人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种环境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孩子要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也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孩子适应的快慢和状态依赖于孩子自身、幼儿园和父母三方的共同努力。为了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重中之重。
1、减轻幼儿“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源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行为,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
2、锻炼幼儿适应能力。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还要在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方面做一些努力。
3、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有了归属感的孩子会觉得有某些东西是归属自己的,觉得自己是这里的小主人。
4、父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孩子上幼儿园,我们父母在帮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准备的同时,自己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幼儿园
论幼儿入园准备(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