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途径
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1+2+4”的带养模式,家长的过分娇惯和无原则的顺从,使幼儿在饮食、睡眠等生活起居、作息方面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本文阐述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当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家园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幼儿生活习惯的含义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习惯就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平时日常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期主要是孩子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初步阶段,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包括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等。
二、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习惯是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是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它对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重大意义,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重点之一。幼儿教育关键不在于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幼儿是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它的重要性已为幼教工作者所认可。众所周知,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人生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大事都是从细小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从小开始培养,易形成好习惯,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幼儿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过程中的问题
(一)与幼儿园老师衔接欠佳
1、采取园车接送方式的,幼儿的家长缺乏与幼儿园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家长不能一味以为只要把孩子关进幼儿园就可当甩手掌柜,对孩子在园里情况如何不闻不问的行为不可取的。
2、父母工作忙,爷爷奶奶接送的居多。老一辈的想法大多是认为,只要孩子高高兴兴上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即可,至于在幼儿园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过得怎么样,一概不管。
3、现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一波的生育高峰期到来,继而幼儿园班上学生过多,导致幼儿园老师人手相对紧张。小朋友们的各种突发状况,老师照顾一天下来心力交瘁,不愿与家长有过多的交流。
(二)教育理念冲突
1、幼儿园与家庭的背景和站位各不相同,教育理念也会不同。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途径(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