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来,鼓励幼儿作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不能因幼儿做不好而包办代替。指南中队幼儿生活提出了很多的教育建议,其中涉及孩子用餐的主要是从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和自我服务三方面进行阐述。3-6岁是幼儿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加以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让幼儿自主进餐的方法(一)用外物引导幼儿自主进餐。首先每天需要和家长沟通幼儿有时候会存在一些胃口不好的现象,我们要注意一些。老师还可以通过餐前讲一下贴合今天菜的小故事,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食欲。另外老师还可以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例如表扬不挑食的小朋友、不说话的小朋友、能够自主进食的小朋友,不剩饭的小朋友,这样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成就感。饭后可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还可以送自主进餐的小朋友小红花,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二)让幼儿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好习惯在进餐前老师可以通过手指操的小游戏,让幼儿了解到小手的用处,比如我是一个梨,“我是一个梨,小朋友们都爱我,要想吃掉我,就要先洗手”;通过小游戏引导幼儿认识到吃东西前一定要去洗手,如果不洗手就会吃坏肚子。
四、自主午睡,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同时午睡也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契机,但在午睡活动中,多以老师为主,组织幼儿集体午睡,幼儿为辅。但幼儿是一个积极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应鼓励幼儿自主午睡时间,培养幼儿自主性行为,并从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让幼儿拥有一个美好的午睡时光。
一、创设适宜的午睡环境
1.光线要适宜 2.空气要清新 3.室内布置要得当 4.播放睡眠曲
二、做好午睡前的指导
1.组织幼儿听故事或欣赏音乐 2.组织幼儿散步 3.教幼儿一些有趣的睡眠儿歌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1.培养幼儿有序地穿脱衣服、鞋袜的习惯 2.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针对幼儿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规定起床后第一要穿好自己衣服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老师分水果,这样,能大大激发幼儿自理能力。在幼儿园独立午睡前脱掉自己的外套并且盖好自己的被子,满足了幼儿手眼协调自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意识,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独立性。
四、自主离园,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
离园活动教育目标是幼儿能高高兴兴地离园回家,带好自己的用品,有礼貌地跟老师、小朋友告别。第二要注意与家长当面交接幼儿,必须要有接送卡,确保幼儿安全离园。教会幼儿说:“谁谁接我来了,跟老师再见”。第三告诉幼儿不要自己离开幼儿园,有陌生人来接,要主动和老师说。第四注意幼儿形象,帮助幼儿整理好衣物,干净整洁离园。
离园前,要组织幼儿进行“摸摸自己的扣子,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提提自己的裤子,看看自己的鞋,找找自己所带的物品”的自检活动,让幼儿学会自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还可以组织幼儿丰富多彩的离园活动,让幼儿更加喜欢这个时间段,有事可做幼儿就不会胡乱疯跑,有序的活动也会让家长对幼儿园产生更好的印象。所谓“有始有终”,离园活动也应该如此。离园前的活动是繁杂的,是一日活动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是幼儿整个一日活动的完美谢幕。这样做,既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又加强了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教育,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品质。
六、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自主生活环境,将教育自然无痕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幼儿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研究幼儿的生活,促使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幼儿自主学习品质的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