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活动同伴交往行为研究
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在家庭育儿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不同: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因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去的得不到保证。现就幼儿户外活动同伴交往行为研究做简单分析:
情景设置:
今天户外活动,我组织幼儿去户外玩滑滑梯,吴星辰和另蒋宇鑫玩着玩着想了个新玩法,两人手拉手从双人滑道上滑下来,连滑几次由于相互配合默契,相安无事。我在一旁见他俩玩得不亦乐乎,就麻痹大意起来,谁知当他俩再次从滑滑梯上滑下来时,吴星晨动作过快,一下子就滑了下来,蒋宇鑫由于没有跟上,被他从上面拉了下来,连翻几个跟头,幸亏地上软,并不碍事。
情况分析:
滑梯是幼儿喜闻乐见又经常接触到的玩具,户外活动时,滑滑梯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由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小,四肢运动不协调,在玩的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可能会造成的伤害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也就使得“滑滑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1、吴星晨性格:外向、好说好动,似乎没有他怕的东西,觉得自己很“勇敢”。
2、这次活动机会,我想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游戏玩过头就可能会给别人或自己带来伤害,会受伤,会流血。
3、交给幼儿设施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加深其对危险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引导他学会爱自己、同伴。面对真正的危险,要知道“怕”,并能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的身体。
反思与措施:
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活动的生活场所,而且越是孩子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和户外活动游戏场地,发生的事故越多。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做什么事都不计后果,在以往教师的教育观点刻意把“保”放在首位,片面理解其含义,很多老师或者家长干脆不让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以阻止意外伤害的发生,但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不能因为有危险而牺牲幼儿充分、活泼、自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千般爱护,莫过自护”。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得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教育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作为幼儿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1、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可利用手机,抓拍幼儿在玩滑梯和攀爬架中的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挂图上的行为,使幼儿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帮助幼儿掌握方法,巩固经验。
2、家园共育家长有时会在接幼儿离园的时候带幼儿玩幼儿园里的户外器械,也会带幼儿玩公园或社区里的户外器械,在这些非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家长仍徐贯彻幼儿园关于户外器械活动的要求,保证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