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幼儿教育教学信息化、幼儿管理现代化,已然是幼儿园现代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传统的幼儿教学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要改善创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将其高效灵活运用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幼儿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有利条件
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互联网信息技术随处可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诞生,不仅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更是掀起了一场应用热潮。现阶段,几乎任何行业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是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力度很高。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正好符合三到六岁幼儿的成长特点与需求,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全身感官,让幼儿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信息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其具有趣味性与直观性,能够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趣味化的音乐、视频与图片等,进而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这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还能带动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有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幼儿教育事业带来了有利条件,促使幼儿教育事业朝着良性道路发展。
(二)拓宽了幼儿的学习面
任何时期、任何课程的教学工作都不能局限在课堂与课本上,必须结合实际生活,融入各类知识,才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能够为幼儿提供海量的知识内容,拓宽幼儿的学习面,让幼儿从小就接触更多的知识信息,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所向披靡,勇往直前,进而获得成功。
(三)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传统的幼儿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讲,不仅会固化学生思维,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且充分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还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为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二、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幼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一,灵活应用,优化一日生活环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育与保育的结合是开展相关活动的基本原则。比如,在一日生活中,将信息技术与各个环节实现融合,一方面能够优化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强审美教育以及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时,可以全园播放一些欢快、舒心的音乐,开启幼儿美好快乐的一天;上午可以结合音乐,实施户外锻炼;午休时,可以播放舒适的音乐;同样,在离园时也可以伴随着音乐,结束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第二,加强建设资源共享平台,让园本教研方式更急丰富。建立包括多媒体教学档案、文字档案等等信息化管理教学资源库。将幼儿园活动视频、精品观摩活动的设计以及反思、幼儿教师教学感悟、班级管理经验以及观察记录等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提升传播率,扩大阅读对象,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传统以教研组长为主导的“面对面”原本教研方式打破,并朝着“在线教研”的目标发展,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观察与讨论正在实施的教学活动,而且不同地方的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共同研讨,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搭建了一个协作学习、研究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激发幼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园本教研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内涵。
(二)家园共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第一,善用互联网各大平台,全面建立家园共育体系,实现家园协作互动的目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明确强调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三者之间的协调、交流,形成合力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以传统的家园联系平台为基础,增添更多内容将其完善。例如,班级每月、每周以及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平台与家长进行分享与交流。在开展各类活动之前都可以通过该平台事先通知家长,让家长能够提前进行准备,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同样,可以利用该平台分享一些比较优秀的育儿经验,有利于加强家长的学习,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另外,幼儿园所举办的大型亲子活动、开放日等活动时,必然会有一些家长由于一些事情无法亲临现场,则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实现在线直播或者分享活动精彩瞬间,从而弥补家长的遗憾。
第二,不断丰富栏目设置,为家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现阶段,微信群以及微信公众号是推进家园共育,拉近家园距离的主要渠道。微信传播非常便捷,而且交流非常灵活,能够推送一些有关幼儿园风采的精华内容。微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家长,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结合家长的需求完善相关功能,可以设置育儿保健栏、幼儿食谱栏等;善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投票功能,让家长可以对幼儿园各类管理、幼儿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幼儿园新发起的项目必要性进行投票,以民主的方式提升幼儿园管理效率与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海量知识信息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信息技术以其海量的信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此外,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获取速度非常及时与准确,深受大家的喜欢。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点,为幼儿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先通过调查
问卷和课堂提问的方式,对幼儿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知识内容,尽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知识信息全部呈现,然后为幼儿留有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幼儿在思考与交流中,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对知识有一个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幼儿在激励与鼓励下,逐渐获得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认识各种水果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搜集关于水果的图片、英文名字、中文名字、生长地区、食用方法等等,让幼儿既能够快速认识各种水果,又能够拓宽知识面。如苹果,它的英文名字叫apple,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区域,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食用。西瓜的英文名字叫watermelon,它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在海南、广西、江苏等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内容趣味直观呈现
幼儿阶段的学生年龄大多都在三到六岁之间,对于较为生动、抽象、复杂的知识学习,自然会存在很多困难与疑惑。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简化,将其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帮助幼儿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幼儿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价值与优势也有目共睹。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其将知识转换为图片、音乐或者视频,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欲望。通过趣味知识的直观呈现,调动幼儿的全身感官,自主踊跃参与学习,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小兔子乖乖》时,就可以将歌曲以讲故事的视频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配上优美动人的音乐,将幼儿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进而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快速学好这首歌曲。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网络上为幼儿搜集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制作成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中,融入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与文字,然后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思考,或者与其他伙伴相互交流沟通。当幼儿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与点拨,鼓励幼儿大胆举手发言。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小红花、糖果等物品的奖励,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促使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