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模仿力强,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幼儿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将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班幼儿培养策略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模仿力强,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幼儿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将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确定好阶段性培养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重制定有关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内容,而且能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要求。例如确定洗手的目标:刚开始是在老师帮助下将袖子卷起,学习自己冲湿手,打肥皂,搓左右手。进而要求自己卷袖子,知道手心、手背、手指洗干净。创造成功完成任务的条件,为训练三岁的幼儿自己穿脱鞋子,我要求家长给幼儿穿稍大的鞋,使幼儿容易穿脱。又如让幼儿向瓶子里倒水,给他的瓶子应是大口瓶。总之在训练中,最初提供的条件要保证幼儿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任务,以后,逐渐增加难度。这样会增强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兴趣,并建立自信心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培养卫生习惯的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当前的卫生习惯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发现孩子在整理习惯能力较薄弱时,我就组织幼儿开展有关培养整理习惯的竞赛、训练等活动,并在日常中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二、教育过程中多采用游戏、诗歌、故事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活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常规教育寓于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例如,开学也有两个月了, 我们班最严重的也就是撒饭的现象。例如, 午餐时间又到了,幼儿都安静的用着餐。而我也会督促动作较慢的幼儿速度能稍稍加快些,不要开小差。“匡塔”,“老师 XX 小朋友的汤翻了。”“啊呀,XX 小朋友的饭碗掉地上了。”短短半个小时午餐时间下来,状况不断。等所有幼儿用完餐,可想而知,不管桌上、地上都是一片狼藉。不管我平日如何苦口婆心的讲过可效果就是不明显。于是我利用一次餐前时间,给他们讲了一个《小猴请客》的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我还特意地加了许多生动的词,最后我把主要问题提了出来:“小猴为什么不喜欢小老鼠来做客?”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因为小老鼠太脏了,它不讲卫生,把桌子、地板都弄脏了。”“老师会 喜欢吗?”用餐时,有些孩子们开始低头看自己的脚底下,有的开始捡掉下来的饭粒,连几个吃起来一直很脏的小朋友也忙着收拾。我看时机已到,又说:“那就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客人吧!像小白兔一样讨人喜欢!”几次下来,只要吃完饭孩子们总是弄干净桌面、地面后才搬着小椅子到旁边休息。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了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我们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在和家长交流中得知,我们的大部分宝贝在家里吃饭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喂的,有时候孩子边吃边玩,有的甚至追在屁股后面给喂,在这种长时间的情况下,孩子自己不吃饭,突然上幼儿 园了,一大堆吃饭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交谈中我们也告诉爸爸妈妈,“爱孩子可以,但是不能溺爱,爱讲究方式方法,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培养他们自强独立,自己也能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在为自己的一生打下基础。”希望通过家园共育,和老师在幼儿园的引导,我们的宝贝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这次经验后,我想以后这样的故事教学,我们应该多学着运用,教师要多动脑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把故事贯透于所有的教学和生活活动中去,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孩子,用故事的引申部分教育孩子,故事教学真是奥妙无穷!
三、针对个别幼儿利用表扬鼓励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都喜欢听到表扬自己的话,他们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所以不管我们老师还是孩子家长要经常鼓励、多多表扬。如:我们班的菲菲小朋友,自理能力差,吃饭是最后一个吃完的,起床是最后一个穿好衣服的,每次吃饭他都是边玩边吃,有的时候还要喂,经过我们三位老师的鼓励后他有了一点进步,我们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他受了我们的鼓励,居然吃饭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是最慢的一个了,于是我们又要求他学会自己穿衣服,现在他已经会自己穿裤子了。这不就是我们鼓励他的结果吗?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四、健全良好的考核制度,对小孩的行为奖罚分明
对于小孩的健康教育,需要持之以恒,而最重要的是不可操之过急,更要制定相应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一个有效且重要的制度在于——奖罚分明!在幼儿园里,必须要健全一个良好的考核制度,教师应根据自己班的真实情况,对小孩的行为进行评价。如:小孩在吃水果的时候,若出现乱丢乱扔的情况,则要进行批评,口头上的责罚也足以让小孩记住这次教训,切记不能体罚。又如:当小孩在吃午饭时,能好好吃饭,自己将其所有食物都吃完,教师则可进行表扬,可以口头上表扬,也可以鼓掌表示赞同,还可以采用奖励小红花等措施。只要让小孩明白自己哪里错了,哪里对了,改正错误,坚持正确,则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就行,这需要教师与家长、幼儿互相配合,通过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幼儿更多的爱心,让幼儿茁壮成长。
五、加强家园配合,进一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生习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方式与氛围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现代家庭不同类型的特点,我常用的方法是谈话。对于有教养的家庭,我尽可能将幼儿的生活习惯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家长提出教育幼儿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宠爱型的家庭,对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先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幼儿的不足,并用恳切的语言指出宠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活技能,给孩子分配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对放任型的家庭,我通过谈话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改变对幼儿生活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同时,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此外,我还通过家长园地、调查问卷等方法向家长宣传幼儿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弊端,提出培养幼儿良心的生活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从而重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日常卫生习惯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它对幼儿的成长及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和我们幼儿园老师应长期坚持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相信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成长、去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