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亲子关系和谐有很大的益处。
概念界定
(一)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随后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其中Chavkin和Williams将“家长参与”定义为:“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或者家庭中的多样化活动。”
我国有学者将“家长参与”从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是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也营造出有利于家长参与的氛围;其二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家庭的延伸,或者是在幼儿园的影响下在家庭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行为
(二)亲子游戏
要了解亲子游戏,先来看看游戏的内涵。游戏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亲子游戏是父母用很好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得到良好的情绪需求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身心健康达到和谐发展。本文亲子游戏指的是家庭内成人,主要指父母,在幼儿园与幼儿之间发生的游戏,它注重的是家长参与。
(三)幼儿园亲子游戏
幼儿园亲子游戏是在幼儿园的组织和主导下,邀请家长参与,在幼儿园展开的不同形式的游戏,是幼儿园组织家长与孩子之间开展的一种具有情感性与发展性特点的,可以交流亲子情感和传递知识、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游戏。在家长参与过程中,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增强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社会协同,健康成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部分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的走访,发现虽然幼儿园对幼儿亲子游戏活动开设有专门的室内与室外区域,并且有丰富的游戏材料,也确实有定期举办亲子游戏活动。但是,整体来看幼儿园幼儿亲子游戏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主要有下几个方面:
(一)亲子游戏类型的问题
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内容过于简单,且重复率较高。这些游戏活动设置过于简单,有的家长觉得单调乏味,导致家长没有很大的兴趣参加,尤其是部分家长是请假过来参与幼儿亲子游戏活动的,这势必会让幼儿家长心情落差很大。
(二)亲子游戏材料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目前很多幼儿园所使用的亲子游戏材料大部分是直接购买的游戏成品,亲手制作的游戏材料很少,并且大部分幼儿园所选购的游戏材料适用范围不广泛,使用率较低,这没有考虑到材料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在对游戏材料的适用上,更多的是按照网上的游戏规则设计,缺乏创新;其次,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大多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很少考虑到幼儿的兴趣。
(三)亲子游戏活动时间设定的问题
目前很多幼儿园平均每半年举办四次亲子游戏活动,每次时长约为1-3个小时,且举办的时间大多为工作日的上午。所以有超过90%的家长对游戏设定的时间有意见,他们希望在周末举行。亲子游戏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活动效果将大打折扣,很难到游戏活动的目的。
(四)亲子游戏活动展开规模的问题
大部分幼儿园在亲子游戏活动规模上存在问题。这样的规模形式进行,重复率高,这样降低的家长参与的兴趣。
完善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的对策分析
幼儿园在亲子游戏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游戏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游戏时间的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逐一进行改善和提高,以让亲子游戏活动到达真正的培养和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一)幼儿园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开展多种亲子游戏
首先,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开展多种游戏活动。这里所说的游戏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方面,幼儿园要结合幼儿身心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游戏材料,并且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避免过于简单和重复使用率较高的游戏材料。尽可能选择有利于锻炼幼儿能力范围内的的游戏材料,也让幼儿参与到材料制作中来。但是切忌超出幼儿能力范畴,让其失去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其二心里方面的,创造轻松、愉悦、自由自在的游戏环境氛围,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游戏的兴趣。在游戏类型上,多尝试其他游戏类型的选择,如结构类亲子游戏,角色类亲子游戏。
(二)幼儿园要合理利用游戏材料
幼儿园要合理利用游戏材料,不仅仅在选择材料上花更大的心思,还要多动手创造有趣的游戏材料,且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幼儿的兴趣充分创新新的游戏、发挥的育人作用游戏。为了避免大多的游戏材料买来的成品问题,以及使用频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幼儿园在进行亲子游戏活动时,可以多选用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或者由幼儿和老师,或者家长一起亲手制作的游戏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游戏资源,减少浪费,还可以以一种亲子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不仅幼儿在家长与老师带动下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为接下来的亲子游戏活动提供有创意的游戏材料。
(三)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家长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家长的主体地位,切忌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家长必须在工作时间前来参与亲子游戏活动。针对幼儿家长对游戏时间设定上存在的意见,在游戏时间的设定上,可以考虑到降低活动举行的频次;幼儿亲子游戏活动的时间尽量避开家长上班时间,可以选择节假日,或者周六周日等,这样就可以给家长较为充裕的参与时间,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幼儿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区,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相互协作,共同教育的结果,其中以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园共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幼儿教育达成的共识。早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该与家庭、社区等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家长在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作用下,无暇顾及孩子,一般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不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从而导致家长与幼儿的交流沟通机会越来越少,组织亲子活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鉴于这一现状,幼儿园积极组织和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家长与幼儿交流沟通的需要,而且还能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幼儿的发展。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科学合理的设置亲子游戏活动,这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