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幼儿园的实习了有段时间了,我发现我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在幼儿园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得到了更好地运用与实践,虽然没有全的和在学校学到的一样,但是依旧解决了许多遇到令我头疼的不少问题,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与在幼儿园学到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给我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如何拉进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使我们这些即将正真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
幼儿园的实习可以培养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人能力,走进幼儿的内心,以及了解他们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等,还能与幼儿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关爱幼儿,更关爱幼儿教育事业,增强我们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为今后与幼儿之间的活动增加相互配合的默契。
在幼儿园实习的阶段中可以使我们了解当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动态和对幼儿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可以及时跟上当今社的步伐。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在刚步入幼儿园工作的初期,我遇到了很大的心理困惑。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除了在兼职时期进行过见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那么多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站在旁边看着老教师们,轻松的带着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心里很是佩服,便把老教师当做学习的榜样,于是,我努力学习,然而一开始与小朋友们互动还挺好但是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与小朋友们越来越熟了之后他们也就越来越释放天性,但是我知道这还是工作的第一步。这是所有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那就是不熟悉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不知道如何走进他们心里,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内心十分着急,直到和我搭班的老师说:我建议你还是看看细节方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只有让幼儿们动起来,从中可以慢慢了解幼儿的性格,多接触一下他们的内心,并想办法与幼儿拉近关系,这样会更加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活动。可以先了解一下基础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
俗话说无规距不成方圆,对于幼儿来说刚从家里慢慢脱离出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也是很想去自己所不知道的,对于刚刚步入幼儿园的他们像白纸一样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比较重要的探索,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教给幼儿们学习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们各种好习惯的形成,而且对于幼儿们认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及久远的意义。幼儿们从亲切熟悉、充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关爱的家庭中进入到一个陌生、不能自由自在集体之中,而且还出现了对于幼儿来说2种新身份的出现“老师” “同学” ,对于这2种身份的人出现后难免有些不适应,幼儿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可以依靠爸爸妈妈,而要受到一些在他们的认知中从未出现过的规则的制约。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让幼儿开始转变自己的新身份后再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慢慢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作为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当我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时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一日活动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规则从而养成习惯,让幼儿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中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1.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显然,一日活动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一日常规活动的建立不仅是对集体教育幼儿提出了需要,也是能促进幼儿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一日常规一旦形成习惯,幼儿就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对老师完成保教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日活动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日活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
2.一日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
3.一日活动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4.一日活动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好的习惯从小开始培养会比长大后养成好习惯会更简单,个体年龄越小越不会有过多的自主思想,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坚持下去好习惯。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幼儿园作为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因为所面临的是一群像白纸一样的孩子们,注重这方面的细节更是仔细,1—3岁幼儿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会将他们自己所喜欢的行为进行模仿和重复,也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可能在这个阶段中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接下来分析一下我所理解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
一、晨间接待
每天在幼儿入园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给孩子们一个崭新的精神状态以及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在幼儿到园时,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主动教幼儿和老师打招呼,随后组织幼儿们晨间活动。
二、升国旗
升国旗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教育,让幼儿尊敬国旗,升旗时立正,行注目礼。
三、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对幼儿的常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要充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很有可能为主体,教师可以充分启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在教育活动中,也需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常规问题,可以通过提出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幼儿们回答
四、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愉快的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也要做好安全教育。
五、喝水
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量较大,需要饮用许多水。在喝水前,教师要教会幼儿排队喝水,自己用的杯子放在写了自己名字的杯架
六、盥洗
在盥洗时要注意幼儿不要玩水,并把如果玩水后引发的问题说给幼儿听,注意幼儿的洗手步骤。
七、进餐
进餐前,教师会进行餐前教育,正确的使用餐具,用餐时安静,不挑食。并教授幼儿不要挑食,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活动。
八、午睡
午睡前,教师要组织幼儿自己动手脱衣服,睡觉时,教师要来回巡视,避免发生意外。
九、起床
起床时,让幼儿自己按顺序穿好衣服和鞋子。
十、区域活动
这是一项室内游戏,可以开动幼儿自己的想法开拓新的玩法
随着当今的社会的飞速的发展,教育也要时刻紧随当今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幼儿园相比较是特殊的教育机构,说到教育我相信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2种身份,1,教师。2,学生。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对于老师与幼儿来说又有新的改革,这会让教师有时会与幼儿的角色互换,教师需要给个性发展的幼儿提供解决办法,教师需要给予个别幼儿关爱,接纳,支持的态度,还要做到理解并在一定的时候给予鼓励与支持。在出现以上事情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记录
及时掌握幼儿的思维方式,性格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记录着幼儿的成长。当然,观察记录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次自我的成长的机会。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经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发现的个别案例:
一天,教师在组织幼儿们,准备利用纸张,剪刀制作一个长发的小女生,幼儿帅帅拿起手中的纸张,准备按照教师给予流程,自己做出一个小女生,他拿起剪刀在纸张上面剪了好几道,他的剪刀不能用了,小嘴巴还一边在嘟囔着:我的剪刀不好用。他渐渐的把目光放在了同桌使用的小剪刀上,于是顺手拿走了同桌小姚准备制作长发小女生的剪刀:“嗯呢,还是这个剪刀好用”可是同桌小姚的剪刀被帅帅拿走了,没有了剪刀,于是就跟帅帅说:把我的剪刀还给我,说着就准备上手去抢,教师发现后,由于没有观察仔细以至于前面没发现事情的真相,批评了小姚还让小姚把刚才他们争抢的剪刀给了帅帅,小姚心里很不舒服随即表现了出来,旁边的小朋友主动告诉老师说帅帅拿走了原本属于小姚的剪刀。
分析:幼儿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尽最大能力去模仿,展现出了幼儿极高的模仿能力,还展现出来了幼儿的独立自己的想法,还有自主的行动能力,因为教师的观察不仔细导致了结果向着教师猜测的方向发展,并没有走向实际情况所发展的状态延续下去,虽然也是观察了幼儿的情况,但是并没有得到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教师在下结论前,应该好好询问事情的经过,然后给出相对公平的处理结果。
例2:午餐过程
作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教育幼儿们午餐的过程也显得异常吃力,不清楚如何给幼儿展现简单易懂的餐前教育,与是当午餐送到时,匆匆的组织幼儿进行盥洗,以及洗手的几个步骤操作,在幼儿洗完手后坐在椅子上进行餐前教育,不能撒饭粒,不可以挑食,安静吃饭,不能大声喧哗,及时纠正拿勺子的正确姿势,饭后及时把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在这期间可以发现,幼儿们会展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幼儿在家里自由散漫成了习惯,没有爸爸妈妈的宠溺,那些爱挑食的孩子慢慢的从人群中凸显出来,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的时候,教师要花时间去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分析: 经过观察记录了幼儿的午餐过程,我又一次觉得《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出现对于幼儿来说对他们养成良好好习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力,幼儿园一日活动会渗透在幼儿园所组织的每一个环节里,教师需要考虑到让幼儿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遇到的场景,会给幼儿带去怎样的影响,会给幼儿带来怎样的发展。幼儿在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中是以怎样的状态参与活动的。教师需要根据在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教育的缺点做记录,为之后的改善幼儿的缺点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活动中判断幼儿的发展方向,及时给予幼儿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