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游戏作为基本教育活动的原因
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最重要的。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好、最有效的、最重要手段。幼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洗漱等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他们的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游戏。游戏对幼儿来讲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游戏,游戏与幼儿成长至关重要 ,起决定性作用!
一、游戏活动有哪些特点及意义
1.幼儿游戏具有鲜明的能动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幼儿游戏活动。由于游戏活动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游戏活动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幼儿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和随机性的特点
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这就使游戏符合儿童特点。因此这些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就显得比较容易学会,也易于流传。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3.幼儿游戏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幼儿游戏活动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幼儿游戏活动的这种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 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
(1)游戏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活动能很好的将语言学习和玩耍两者进行紧密地融合。如早期阅读活动中,中班的孩子已不能满足单纯的被精美的图书所吸引,简单的了解故事内容就行了,他们需要自己去探索故事中的奥秘,如在绘本教学《母鸡萝丝》中,教师每通过欣赏一幅画,就让幼儿猜测下一段故事的内容,幼儿一直被一种紧张、刺激的情绪所牵引,然后教师又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的情绪得到宣泄、放松,使这一节课松紧有弛,非常生动。
(2)游戏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喜欢摆弄玩具,游戏的结构应是幼儿的活动探索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既有外部的操作感知和身体运动,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有内部的智力活动,要求幼儿努力进行思考,两者的有机结合,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达到科学游戏的目的。例如,“捉影子”游戏就深受幼儿的欢迎。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动脑筋、创造多种方法捉影子,从中他们亲身体验了“光和影子”的关系,满足了身体运动的需要。幼儿玩得愉快,获得了科学经验,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对科学游戏的兴趣。
(3)游戏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发现在数学活动中为幼儿设计、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再利用游戏辅助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的有效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意所投入的材料与幼儿的操作实践活动,真正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孩子的需要。如:在插板教学,学习“ 8 ”的组成中,教师事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大花园,还为每个幼儿准备了花坛(小插板),然后让幼儿来种花,种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以此来理解“ 8
”的分合。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注意力集中,情绪愉快,无拘无束地边种花边与同伴讨论着各种不同的操作结果,能力强的幼儿还主动帮助能力差的,最后由孩子自己将“ 8 ”的分合公布在插板上。就这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掌握了“ 8 ”的组成,脱离了老师的演示、讲解,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帮助幼儿复习相邻数,我们设计了游戏“美丽的花园,并提供标有数学的花样和花瓣,让幼儿自由地拼拼、讲讲、议议,为幼儿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施展的天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三、幼儿园运用游戏活动开拓与创新
(一)从游戏活动的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在此,可以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三种方法。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二)从游戏活动的形式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在这里,可以着重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参与的形式和材料投放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面,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在游戏材料投放的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三)运用幼儿游戏活动时,应注意针对性、灵活性、适度性
幼儿园在具体运用游戏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其中针对性要求表现在以下几点:
1.是指选择游戏时,应注意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
2.是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和幼儿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
3.是在同一年龄班中,注意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的游戏活动,提出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或替代物,以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因此,需要随时随地地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幼儿的个体水平和特点。这样,游戏活动才能起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五)运用幼儿游戏活动还应注意安全性
在改编运用幼儿游戏活动中,应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加强安全性的检查。如游戏《砍白菜》,原游戏中的动作是用手掌“砍”在幼儿的头颈处,这种动作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可以改为弯下腰,“砍”在幼儿的脚跟处,这样更贴近生活的实际,也比较安全。
总之,实践证明游戏活动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它将继续成为我们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教育内容。游戏活动是一种具有特殊情趣和魅力的游戏。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让游戏活动这朵小花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开得更加艳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