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九月,都是牵动许多新入园幼儿家长的月份。家长面临着自己刚刚满三岁的小宝宝首次松开父母的手,开始迈出独立走向社会的脚步。他们会哭闹吗?他们能适应吗?这时孩子情绪上产生很大波动,家长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在这里家园共育即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尤为重要,那么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使幼儿迅速适应.融合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
心理方面的引导
提前告诉幼儿,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老师会弹琴、唱歌、跳舞、讲故事,还领小朋友做游戏,老师喜欢每一个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使孩子从心理上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家长可以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幼儿园附近散散步,在园所开放时间段内,带孩子到园中活动、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家长在家中给孩子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减轻孩子对成人的依恋感,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是件开心的事情,有期待感。切记不要拿上幼儿园吓唬孩子,如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等等,以免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惧怕心理。
生理方面的准备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尽量与孩子在家中多说普通话。入园前,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他们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要上厕所等,并大胆地说出来,在集体生活中孩子就不会因不爱说话而被忽视了。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如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漱口、自己洗手、擦手自己穿脱鞋,自己扣扣子等等,一旦孩子离开父母,在集体中他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一般中午12点开始午睡,在上幼儿园前家长尽量让孩子的午睡时间同幼儿园的时间一致,孩子没入园前,很多孩子都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因此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在家中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孩子每天按时午睡,让孩子在家照这个作息制度生活一段时间,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会较快地适应新生活。
家长应做的准备
在孩子即将入园前,家长首先要提早对幼儿园进行考察,首先要对幼儿园内外环境,空间大小、安全、卫生状况、师资队伍、师资水平、整体素质等方面的了解。
当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父母往往心软、动摇,首先父母要调整好心态,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其次家长送孩子进幼儿园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孩子刚入园时,家长不要不舍得离开孩子,更不要再去窥望,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不利于老师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孩子尽快克服焦虑和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入园后要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向老师介绍,如有没有过敏史、疾病史、孩子性格等等,以便老师心中有数,便于尽快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更好地开展工作,家长要按老师的要求填写各种表格,如详细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等,以便双方能及时取得联系。
因为是新入园的孩子,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几套换洗的衣服,防止孩子拉尿裤子,同时准备好穿脱方便的鞋子,如孩子依赖性强,可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玩具,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注意一定不要带不安全物品入园,例如:玻璃球、小刀、石块等,防止孩子误食或弄伤自己。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只是有些孩子适应快些,有些孩子适应慢些,作为家长要有耐心和“狠心”,幼儿园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父母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