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初探
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知道幼儿应该存在哪些良好习惯并且在了解幼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情况下,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双方共同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同步教育,才能使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使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习惯。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幼儿良好习惯的内容以及问题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幼儿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成长,保证幼儿第二天到幼儿园有充沛的的精力去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比如孩子早晨爱睡懒觉,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样的孩子也存在着晚上不能按时睡觉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家长应该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准时督促孩子上床睡觉。拒绝让孩子养成晚睡的习惯。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洗脸、刷牙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爱刷牙,勤洗手对幼儿的身体也有很好帮助,避免蛀牙和细菌的侵入,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由于学龄前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因此,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感觉,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良好的交往习惯
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撒谎、不偷拿、不打架等,能够独立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有利于幼儿更好更独立的成长,对幼儿进入小学和未来做了良好的铺垫。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行为,这些过失行为往往带着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试探性、和好奇性。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但学龄前儿童不具有“偷”的概念。在他们的心里只要看到别个好的东西就会想着自己也有。例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种新奇的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拿抽屉里的钱去买或去拿别人的玩具。面对这种问题,家长应理智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不可粗暴的把这种行为叫做“偷”,大人不能用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儿童。
良好的学习动手习惯
幼儿观察敏锐、注意力集中、勤思考、有好奇心、求知欲等,有利于幼儿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得到身心的提高,有更好的自控力,让幼儿养成寻求知识的良好的习惯。
因为幼儿时期良好的习惯,易于塑造,所以在幼儿时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幼儿收益终身,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良好的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时幼儿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幼儿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个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而且此时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时期培养凉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家园配合,同步教育的意义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也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家园合作是一项双向互动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把自身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联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里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齐心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如何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要实现家园教育的一体化,就得取得幼儿的最佳教育,一方面必须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重视孩子的发展。因为许多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老师感觉幼儿比较独立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却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所以许多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里面就被淡化甚至被废止。因此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形成一致,使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家园和幼儿园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所以家长应该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怎么样、表现得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
此外,家长还需要积极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
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从而让孩子得到好的发展。在促进幼儿良好的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因此家庭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无疑在幼儿的心理成长和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来,共同创造出良好的、适合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当然家长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家园联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