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幼儿早期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大班幼儿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数学思维对幼儿学习其他学科也具有重要作用。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认为幼儿园与小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机构,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其学习目标内容到学习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应格外重视大班幼儿数学学习过渡的关键时期,幼儿家长作为幼儿的主要责任人应承担起教育的重任,与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积极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文化储备,提高幼儿家庭数学教育水平,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明确认识家庭数学教育内容
家长是家庭数学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进行家庭数学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幼儿家长要对幼儿数学教育有全面的、科学的认识,这就对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方面家长要了解大班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含感知数、感知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对事物的比较、感知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分类和排序等内容。其中,幼儿家长需要格外注意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整体来看家庭数学教育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幼儿家长应明确认识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的措施。另一方面,每一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幼儿家长应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阶段来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家庭数学学习内容,不可盲目跟风。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对于家庭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引领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提高幼儿父母对数学教育的重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许多幼儿家长工作繁忙,将教育之责交给祖辈等其他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幼儿父母应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合理分配自己在幼儿教育上的时间支出。家庭数学教育对幼儿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父母作为幼儿最重要的教育者,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对家庭数学教育活动予以高度重视。父母双方都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培幼儿开展数学活动,酌情增加在家庭数学教育上的时间支出,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基于大班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尚未完全,家长应协助幼儿对家庭数学教育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幼儿参与到家庭数学活动是设计中来,参与数学活动的内容的设置以及准备所需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幼儿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遵循大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对数学的认知是存在个体差异的,由于个体数学天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学习基础等的不同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差异。因此幼儿家长在实施家庭数学教育时要注意增加幼儿数学操作材料,针对幼儿因材施教,切勿盲从。另一方面,大班幼儿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直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同时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敏感期,幼儿家长在教育活动要尽量客观具体,便于幼儿直接感受,并注意积极引导。
掌握正确的数学教育方法
在家庭数学教育活动中,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家庭数学教育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数学教育方法。
1、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要求父母拥有最新教育理念,做能与孩子分享与交流的人。幼儿家长要格外注意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方式,幼儿父母剔除功利心,以游戏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与孩子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对幼儿表现良好的方面一定要及时并且明确表扬,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表现欠佳的方面要做到耐心教导,公正的指出不足。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并养成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幼儿家长定期、定时的同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给幼儿规则感和秩序感。其次,幼儿家长要协助幼儿制定好数学学习计划,帮助幼儿制定学习目标,同时也为了让幼儿区分家庭中生活与学习的时间。最后,为幼儿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手段,幼儿家庭居室的环境布置、物品的摆放,环境的增添等都可以渗透一些数学元素,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数学知识,将数学学习日常化。在家庭数学活动中,父母要对幼儿不正确的行为及时指出并纠正,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与学习习惯。
2、家庭教育活动生活化
在家庭数学教育活动中要做到有意识的训练幼儿数学思维,尽量多的为幼儿模拟情境,积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可操作的数学材料,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家庭数学文化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的创造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学习数学与培养数学思维,必须给他具体形象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反复动手操作来感知数量经验,建立数概念,最终通过层层递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与环境的互动也是幼儿建构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
家庭数学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生活,在幼儿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情境,其中渗透的数学知识更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有意识的引导并鼓励幼儿将颜色、计数、简单的加减运算、以及包含时间、空间和测量等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相结合,引导幼儿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协助并鼓励幼儿为实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加强幼儿园、社区与其他机构的教育扶持力度
幼儿园、社区与其他机构应对幼儿家庭提供必要的教育扶持,组织相关教育培训等活动,帮助幼儿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数学教育活动。
1、组织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数学教育相关培训
幼儿家庭数学教育活动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指导,幼儿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学历以及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组织数学活动时能力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很容易在幼儿之间拉开差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势必要联合幼儿园、社区与其他教育机构多方合作,组织公益性的家庭数学教育课堂,对家庭数学教育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2、增进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的亲密合作
幼儿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共育活动,积极准备数学活动中所需要的操作材料、相关书籍、以及其他物品和资源。幼儿园也要更加积极主动与幼儿家长沟通,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教育相关活动,对家园共育活动予以创新形式,同幼儿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增进家园之间的亲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