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角色游戏又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确定规则,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但在现实的幼儿园中,角色游戏的开展依然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难题,现将我实习中学习和观察到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角色游戏活动的现状
如今大部分幼儿园都意识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性,然而角色游戏在部分幼儿园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此次实习我来到了合肥科学家园幼儿园的中一班,在观察期间我发现了出现在角色游戏中的几种问题:
(1)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教师在创设角色游戏时应遵从孩子的意愿,以孩子为主,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参与者而不是指挥者,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观察到的现象中,教师并没有完成的很好。
案例一:一次例会中园长布置任务,告诉各年级组角色游戏可以着手准备了。当天中午中班组就开展了以角色游戏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教师们全程在讨论开展什么角色活动有意思,什么活动孩子能玩好。也没有提出和幼儿共同商讨,直接在教研会中与年级组未经过幼儿直接将角色游戏的主题定为“串串香烧烤店”教师就开始准备材料了,也没有和幼儿商讨。这一举动并没有把幼儿当做角色游戏的主人。只是按照成人的意愿来制定游戏。教师成了活动的主导者。
(2)材料的投放尺度
在角色游戏中,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更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隐性指导,幼儿是在材料上受到启发或者进行联想并引起做游戏的愿望的。
案例二:在中一班角色区“串串香烧烤店”中。老师与家长合作,家长提供了全套仿真烧烤的器具,老师加班用各种手工材料制作了蔬菜和肉类的烤串。角色游戏开始时,各类颜色鲜艳的材料一下子吸引了班级幼儿,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来到这个区角,但没过多久,“烧烤店”里的各种“烤串”因为幼儿的不停摆弄,变得破烂不堪,渐渐的幼儿不再对角色区产生兴趣。慢慢的冷落了角色区。
显然是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材料的时效性,并且没有及时的更新和投放新材料,并且这种仿真材料单一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幼儿还比较感兴趣,这些材料虽能短时间吸引幼儿注意力,但时间一长,材料的损坏,幼儿的创造性不足,幼儿的活动兴趣便很难维持。
(3)教师的指导与介入
另外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我观察中,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游戏质量。
案例三:在一次区角游戏中,有一个小朋友和同伴正在扮演客人和收银员,说的兴高采烈,“客人”说:我吃完了。我要走了。“收银员”并没有说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老师走过去跟“收银员说”:这样不对,吃东西要给钱,你怎么没给他结账呢。老师的进入,吸引了整个角色区幼儿的注意力,老师随后说:继续吧。幼儿又开始了摆弄。但是“收银员”却离开了角色区。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没有收钱啊,是不是忘记了呢。孩子看着我说:那个是我的好朋友,爸爸请自己的好朋友吃饭没有问他要钱,我也请我的好朋友吃东西。我心里一震,摸了摸他的头。后来向老师了解到,这个小朋友家里是开早餐店的,在家里人的影响下做出了这个行为,将生活经验迁移到了角色游戏中。
教师在指导游戏中没有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只是将一切都安排好,幼儿只是机械的模仿成人,被动的游戏,一旦发生了偏差,教师怕游戏出现乱,怕出事,就急于给幼儿指导,并且这种指导是无意义的,不仅打断了幼儿游戏,也让幼儿失去了游戏的愿望,教师以自己的愿望,打断了幼儿原来的计划,遏制了幼儿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
游戏的开放时间不足
幼儿在游戏中重视的是游戏体验,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观察幼儿情绪,把握好游戏时间,不能过早的结束,也不能长期倦怠的游戏。
案例四:区域活动开始了,教师将规则说清之后,幼儿开始分散到各个区角。角色区一片热闹的景象,幼儿之间相互交谈,相互合作,随着区域音乐愉快的游戏。下一个活动是午餐活动,教师发现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将音乐切换成收区角的音乐,此时角色区的幼儿一脸慌张,因为“客人”还没有享用美食,“厨师”也没有制作好食物,老师在一边不停地催促。午餐活动时,一个小朋友对同桌说:下次我们再去的时候我再做烧烤给你吃,明天接着做。角色区的几名幼儿纷纷讨论,对刚才的游戏意犹未尽,眼睛时不时看向自己未做好的食物。
因为下一个是午餐活动,教师的活动时间是按照午餐时间来制定的,并没有观察到幼儿的游戏情绪,戛然而止的停止。幼儿的积极性一下被打断,游戏权利被剥夺,在进行下一个活动时也念念不忘。
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实习期内与园长沟通,针对角色游戏的现状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与老师们积极探讨,研讨出以下几种解决策略:
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的材料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引导幼儿参与进角色区的环境创设中,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玩具和材料是吸引幼儿参加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通过提供主体的玩具和材料,以及相应的游戏情境。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成品会短暂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而半成品和低结构材料更能长时间的吸引幼儿,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以物代物。半成品和低结构材料会使幼儿在游戏中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化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组合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的展开游戏。
案例五:烧烤店的食品都是教师精心制作的,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厨师”经常没事干,因为食物都是现成的,时间一长,幼儿的创造性体现不足,教师辛苦准备了好几天的材料,幼儿短短几天就失去了游戏兴趣。教师便在烧烤店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开始幼儿用粘土制作出了蔬菜,慢慢的又出现了鱼虾,食物的种类变多了,做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逼真了,幼儿的兴趣也越来越逼真。由此可见,材料是幼儿探索、操作的工具,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引导及提供多样的半成品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身边低结构材料的潜在性功能,使幼儿在探索实验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做到一物多玩。既丰富了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更调动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
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的出现玩具和材料;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这种指导方法在于启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直接指导方法,如指示、直接教、具体指挥等是不同的。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分析游戏的开展情况。认真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每次观察前要有目的、有重点,它是提高观察成效的主要方法,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便可转化为有目的的观察。
根据幼儿游戏需求灵活的增减游戏时间
保证角色区开放的时间,教师应当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应至少在30分钟以上,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绪,进行适当的延长。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充分体验游戏角色,并与其他游戏区的幼儿进行互动。
总结
将角色区融入区域游戏中,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孩子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多种经验。同时我们又能感觉到孩子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潜力和兴趣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表达。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使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使角色游戏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力途径,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并运用,我们的角色游戏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让孩子真正的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