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的:
为了遏制超前教育,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调查对象:
今年3月份,我有幸受到中育教育集团的邀请,赴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上湾矿区幼儿园参加支教工作。故,此次专访调查以上湾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为主。
调查方法及过程:
通过与园长的访谈,了解该园的师资状况。
——我:“张园长,请您给我介绍一下咱园老师的情况吧,都哪个老师有特长?有什么特长?
——张园长:“咱园一共10个班,20个老师,好多老师都没有教师证,还有好多不是学学前教育的,有学煤制油的,有学小教的;有英语专业的;有的就是喜欢孩子,以前干过,有经验,就来了;有的老师和保育员是为了孩子能来幼儿园才来工作的。真正幼师毕业的就两三个。不过,他们都有特点,学煤制油的王老师绘画特别好,她们班的孩子都绘画好,她还担任课外班的美术老师;那个带着孩子来工作的李娜老师会轮滑,担任全园的轮滑教练。她们工作上都很认真负责,喜欢孩子。”
通过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状态。
通过座谈,教师们普遍都不了解到底什么是学前教育,以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是上学了,就要学东西。
通过观察,了解班级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
一天上午,我偷偷去了小一班,悄悄地透过班级后门的小窗观摩李老师上课,李老师可能讲了,我记录了一下时间,足足上了40分钟的课,3岁的孩子足足做了40分钟,个别幼儿坐不住时还会挨批评。
一天下午,我去了小二班看艳艳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艳艳老师和蔼可亲,笑起来甜甜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她在前面表演和讲解,幼儿从始至终都在看。最后,我跟艳艳老师商量,能否让我跟孩子们做个游戏?经艳艳老师的许可,我根据今天教学的内容跟孩子们玩起了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孩子们跑着、笑着围在我的身边,当口令发出,孩子们都回到了自己座位。
通过与家长访谈,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晚接待的时间到了,我站到幼儿园大门口,热情地向各位家长打着招呼。
——媛媛妈妈:“田老师,班上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留作业呀?”
——我:“您的孩子几岁了?在哪个班呀?”
——媛媛妈妈:“3岁了,在小二班。”
——我:“您想让老师留什么作业呀?”
——媛媛妈妈:“写1、2、3呀。”
——我:“嗐,现在练习写太早了,3岁的孩子属于涂鸦期,通过绘画练习握笔、运笔,您放心,孩子上小学前肯定会写了,别着急。”
——贝贝妈妈:“田老师,我们家孩子是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因为我们看到老师因为孩子写不好字大发脾气,敲黑板、摔孩子的作业本。”
——我:“您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贝贝妈妈无语地望着我。
——我:“因为我们家长给幼儿园老师的压力太大了,这些内容本不应该3岁的孩子习得的,他们的身心都没有发展到能够完好接收这些的状态;这些内容也不应该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他们都学过学前教育,他们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你们要求老师教,教又教不会,孩子学又学不好,家长要求又高,老师不得不急呀!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了,上小学学什么呀?他们都会了,上小学还能注意听讲吗?她都会了就不听了。”
——贝贝妈妈:“小学老师都不教,只留作业。孩子不会,让家长回家教。”
——我:“您想想,幼儿园老师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都教了,所以,小学老师就不教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分析原因:
通过访谈与观察,可以归纳出上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专业的师资队伍紧缺,教师队伍的非专业化是引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开展学前教育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设计与构想的匮乏,造成了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呆板,更偏于小学化的“你来教我来学”,没有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不能让幼儿进行主动地探索式学习。
家长的社会化应试教育心理,更早的拔苗助长,更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量化教育。
来自于地方小学教师不作为的行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基本上不教教学内容,以留作业做练习为目的,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没学或没上过幼儿园的,老师会告知家长,让家长回家教会了再来。
对策的建议与实施:
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带领教师们学习《幼儿心理学》;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刻了解3——6岁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使非专业教师幼教化。
开展多次教研活动,看课、评课、模拟课,让教师拓展思路,能够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例如,若何创设区角?如何开展区域活动?如何做观察记录?等等。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与发展,让教育环境作为主体教育教学形式。
开办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宣讲正确的育儿观及育儿方法,举实例、讲道理,最大限度征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信赖。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