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
【摘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现在有很多家长仅仅重视有形教育,而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教育,从而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和在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每件事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也不会考虑或关心他人。所以,必须提高家长的认识,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它包
括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应讲究方法,创设适宜的环境,从日常小事做起,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榜样的作用,坚持循序渐进,并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就是其所处的两大环境,然而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好习惯养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来慢慢实现。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习惯行为
现在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已经促使人们对幼儿的习惯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幼儿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周围各种复杂环境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幼儿要发展好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镜。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几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カ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幼儿园地处郊区,受其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有较大差异。另外,幼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受家长娇宠惯纵或是过分的溺爱,大包大揽,使得幼儿在幼儿园里一个样在家又一个样,这就形成幼儿园单向培养幼儿习惯的现象,导致5加2等于0的教育效果(5天在幼儿园生活,2天在家里生活)。由于家园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不但加大了教师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难度,而且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也半途而废。所以,现在我承担此次课题,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改变幼儿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这对于社会、家庭是十分必要的,也很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提出问题
现在随着幼儿教育的提高,教师与家长也更加注重家园合作,但是在这之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而家长被动地接受。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有点薄弱。家园合作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影响?哪些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良好行为?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研究方法
①、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长沙市华龙第二幼稚园幼儿园、华龙第一幼幼稚园、长沙布朗风等幼儿园为调查对象。接受调查人员主要是幼儿教师。
②、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前人在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相关研究。
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査问卷,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形式、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情况、通
过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变化。
(二)、研究结果分析
调査结果表明家园合作对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所调查的幼儿园里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使用家园合作方式,每一个幼儿园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公立的幼儿园采用的家园合作方式更为多样化,私立幼几园采用的方式单一化。所有的幼儿园都采用家园合作方式,但是合作的有效性却存在着很大问题,采用的手段还是入园和离园时家长和老师的简单交流、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等方式,并没有使用家长委员会,幼儿园网站、电脑等更多的合作方式。
二、原因分析
1、老师方面
幼儿园里不是每个老师都会组织孩子行为习培养方面的活动,少数老师不愿意设计这一方面的活动;在和家长进行合作时,合作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活动也没有针对性。比如:老师一般都是在其他活动目标中穿插一条行为习惯方面的目标,不会单独设计活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老师很少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儿童良好习馈与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园双方取得共识。幼儿园老师没有将具体目标打印并且发给家长,每项目标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建议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促使家园相互配合进行同步教育。教师没有适时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是怎样有效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提供给大家学习。幼儿园老师很少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游戏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群体活动中的表现。
2、家长方面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顾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所有事情,很少接送孩子,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孩子。爸爸妈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更没有时间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不了解,爸爸、妈妈偶尔来接一次孩子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接到孩子就离开,对幼儿园的情况不了解,对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也不了解,家长很少关注幼儿园的宣传栏,不关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请家长,但是有些家长还是不会参加,不关注这些事情,不问孩子在园的情况,每次都是把孩子送来把孩子接走,很少和老师主动交流,都是老师主动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所有情况。幼儿园开家长会时,家长也不会主动发言了解孩子的情况,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不会大厘的发表,总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三、提出开展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建议
(1)家园反映表
家庭与幼儿园各自对幼儿的每日情况进行相互的反应,并且把情况都记录在各自反映表里。家园可以非常容易的针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培养方案,这样有效的沟通才不会耽误孩子良好发展。例如,我在华龙第二幼稚园实习中有效地运用家园联系册,每天都会记录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情况等,家长也每天给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我也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家园合作。
(2)进行家访园里教师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工作,了解不同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情况等,让家长填写幼儿调查问答卷,和孩子们多交流、做游戏成为朋友等。我们幼儿园有些孩子生病在家体养,老师很关心他的健康,也会进行家访。这样家长和孩子心里都很高兴,孩子也会喜欢上幼儿园,家长也会认为老师负责任。
(3)召开有活力的家长会开会的时候家长要有主动性和参与性,对于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都认真属实的反应给老师,老师也要详细的回答家长的间题,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把家长会变成一场座谈。(4)开放半日活动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幼儿园进行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观老师是如何教孩子的、将集体教活动从不同的方面而展现在幼儿家长面前,使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了解到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活动之后,家园之间互相讨论提些建议然后为半日活动做个总结。
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看出家园联系紧密,对孩子的了解将会是全方位的,不会造成对孩子的忽略。家园沟通,合作有保障。这不仅仅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还可满足老师的教育需求和孩子的心理需要。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办法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共同培养必然给幼儿带来更趋于完普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会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尽的责任。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明天,请我们一定要家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