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阶段对幼儿来说是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同时也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反不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阻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和家长生活在一起;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孩子受到家长影响慢慢形成的,因此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关键词]环境;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一、引言 古有岳飞“精忠报国”是因为岳飞受到母亲的鼓励,从小养成了忠君报国的思想;并成为现在家喻户晓的人物。从这一点中看出母亲从小对他教育影响。然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小抓起,而幼儿最先接触的人往往是他们的父母,并与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1];因此幼儿行为习惯受到家人的影响非常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注不断提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存在许多困惑,如: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当大人不能满足他时,就会选择在地上打滚或者一直哭,直到大人满足他的要求;有的幼儿吃饭自己不吃,必须要大人喂,如果大人不喂就会不吃或者是吃零食;还有的幼儿讨厌吃蔬菜却很喜欢吃油炸食品,当看到蔬菜就会丢掉,很多幼儿都出现了肥胖症状或是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生活力"的养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本着尊重、理解、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米的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家长孩子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动手能力,学到的儿歌有多少、能不能数数,能写多少字,会认识多少字。但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的意义的。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观察模仿度最高的地方。要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仅仅是在幼儿园严格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在家长家中也同样的严格要求、巩固。因此,家庭与幼儿园一起努力来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幼儿园应主动调动家长,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传递到家庭中去,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这样就能够让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更好的强化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所以才会有“家园合作”一说。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途径(一)建立家园纽带及家园联系 家园联系栏就像是最直接、快捷让家长了解情况的,既能让家长及时向老师到孩子在园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家长也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为的就是能让家长积极监督、督促孩子在家的表现,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商量,从而设定相关要求。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收拾玩具方面等等。航航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都必须都要看一集动画片,如果不看动画片就会又哭又闹,外婆没有办法只能跟他播放电视,最后实在没办法外婆找到我们说明这个情况;我们也针对这一现象给幼儿进行了教育活动,利用故事让幼儿了解到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慢慢改正,并在完成后及时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外婆在家也督促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慢慢地航航小朋友不再起床就必须看动画片了。家长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主要是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也是家长与教师一种互动的方式,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家园联系栏的管理中来,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孩子行为习惯活动中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实行半开放办学
每学期多开展亲子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实行半开放式办学,欢迎每一位家长的来访,并让家长积极参加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在我们幼儿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欢迎家长到幼儿园参观、访问。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给妈妈戴项链”手工类的亲子活动。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小肌肉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又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教育幼儿要懂得关爱他人,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给奶奶捶捶背,给妈妈递拖鞋等。第二次我班开展了“最棒的我”主题活动,让孩子回家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更爱他人、更爱集体,懂得大人的辛苦。马上的11月,我们幼儿园将举行亲子之间合作完成一样教玩具。(三)成立家长中心
积极开展家长会,如座谈式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等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们更有针对性、更简单明了的讲述有关科学育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知识。只有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教育好幼儿,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请家长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老师同时也会向家长汇报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下基本情况,再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体交流、讨论的地方,使他们更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四)注重个别化教育工作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她们都来自于不同家庭,家长的学历不同,想法不同。自然教育观念也不同,教育方式更不同,每个孩子都具有他自己不一样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在家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有的活泼,有的不和群,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任性,有的又内向。根据这些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同时落实《规程》精神“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我们围绕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 1.重视“问题儿童”的教育
对于一些在行为习惯上有不好习惯的孩子,我们更深入仔细的观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及时的和家长沟通,和家长的意识达到共识,帮助幼儿改正缺点,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家长一起探讨该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 2.重视家长间的帮教
对于一些不好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孩子来说,我们会利用空余的时间一起交流讨论方法,家长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对于孩子的教育效果很明显。
(五)充分利用榜样激励 现阶段的幼儿还处于不能正确辨别是非阶段,对于家长、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很敏感的。因此应该及时把握这样的机会,及时表扬能自觉遵守常规的孩子,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通过这样的方法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其他幼儿也会进行模仿。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及时强化巩固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在短时间里就可以养成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根深蒂固”还需要不断地训练,及时的巩固强化。同时可以利用奖励法:对幼儿行为表现好时奖励一个小贴纸,让幼儿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此外,还可在班级中开展“小组长”的活动,每天每组一名小组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上“小组长”。让孩子在平时对他们那一组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查和监督。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
(七)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 现在的孩子是单纯的,对于这个多彩的世界的认识还是空白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好的、坏的)孩子都很容易去学习、模仿,因此,家长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在不经意之间起到教育作用。家长的一个不雅举动就很有可能会误导孩子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长是漫长的,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一定的原则、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同时,在幼儿园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中,教师也要持之以恒,对幼儿及时进行提醒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三、某某幼儿园的实地考察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总是会沉默寡言,不喜欢运动,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耍,没有同龄孩子的该有的活泼、好奇心、爱说话。他们总是会一个人默默玩耍,偶尔在开心时大笑一下,当其他孩子看到他时马上就低下头。在我们幼儿园里,还记得涵涵刚来学校第一天是被爸爸拉着进幼儿园里,并在爸爸走后一直默默地站着也不说话,老师邀请他过去和小朋友玩玩具,他也总是低着头不动。在刚开始我们以为他不熟悉有点小情绪才会这样,但是接下来我观察到他总是一个人玩耍,在户外活动时也不愿意参加,每天上厕所也不会去,必须要老师牵着他才去上厕所。老师和他一起交流也不愿意讲话,每天早上和放学也是急冲冲的跑出教室也不招呼,有时早晨来时还会哭很久,边哭边揉眼睛;他的爸爸看到他哭不进教室直接就骂他:“老子一脚踢起来”。我们跟涵涵爸爸交流孩子在园不爱说话,涵涵爸爸说了句在家也是就急冲冲走了。后来才了解到涵涵家里面只有跟爸爸一起生活,妈妈在外地打工,爸爸平时要做农活很忙没有时间就把他扔在家里让他看电视;久而久之涵涵没有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就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了,慢慢的养成了孤僻的行为习惯;爸爸经常呵斥大声养成了孩子自卑的心理,把孩子仍在家里看电视让孩子沉迷电视伤害了孩子的视力。 阳阳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爱哭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发现,他在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哭闹,而且越哭越大声,而且不喜欢吃蔬菜,有次他比其他小朋友慢了一步少玩了一会儿的玩具,他叫老师再让他玩,我们说明天再玩一会儿我们去玩其他的活动,结果就哇哇大哭,根本不听劝,马上蹲在地方不起来,不小心一屁股坐下去摔疼了这时候哭的更大声。结果他回家跟家长将我们打了他,家长马上就打电话问我们是不是跟打了孩子,我们解释了很久,最后询问孩子才得知他撒谎了。然而接下来一遇到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就哭,而且还回家跟家长说我们打了他;孩子每天只吃白米饭,老师哄着他多吃蔬菜他却说好难吃,直接就把蔬菜吐出来说要吐;每天家长就会在放学时带着一大堆零食来接他,在每次户外活动中我们进行攀爬,他总是说好累没有力气。后来我们了解到家里面是爷爷奶奶带,爸爸外出打工,也不管孩子;妈妈也没有和爸爸一起生活,基本上在家里必须要什么就买,不买就哭。家长的溺爱慢慢的就养成了孩子霸道,爱说谎的行为习惯。婷婷是我们班里最活泼开朗的女孩子,最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遇到其他小朋友有困难总是去询问怎么啦?上活动课时总是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玲玲是一个活泼开朗,聪明、有礼貌的小女生,每天早上到幼儿园都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上集中教学活动时,能认认真真的听讲并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平时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帮助别人,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在画画时我们发现,玲玲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和家长交谈了一下,分享了一些方法,没过多久,我们发现玲玲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次和玲玲妈妈交流才了解到,原来回家后,玲玲妈妈用我们分享的方法对玲玲进行锻炼,才会使孩子进步这么快。玲玲的爸爸外出工作,只有妈妈在家带孩子,但该家长很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觉得孩子要先学会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平时,玲玲妈妈也很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四、结语 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中发现,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合作,而且,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家园合作一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且需要从多角度、形式多样的开展。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冯佳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教学论坛(学术刊期)2013.37期
[严红梅]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注重家园一体化教育 都市家教 2016.10期
[刘健] 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20
[贾娟]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家园结合的重要性及方法 东方教育 2014.4
[王灵芝] 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研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