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不少家长仅仅重视有形教育,而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教育,从而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和在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也不会考虑或关心他人。所以,必须提高家长的认识,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合作是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是其所处的两大环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也就是所谓的家园合作。那么,怎样来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确保家园教育观念和目标的一致性
家团在教育观念上要保持一致。首先,家园要转变观念。教师要把只有自己才能教育好幼儿的观念变为开放的家园共育的观念家长也要将“养是父母教是老师”的错误观念转变过来,把培育幼儿的责任全面本担起来。其次,教育观念要科学合理。经调查表明,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了一定的引导。如,在家长会上给家长分发关于科学教育的书籍,请讲师给家长们讲解科学教育观方面的知识等。
家园在教育目标上要趋于一致。首先,应当为习惯确立标准,并且把这个标准当成培养幼儿的目标,并一起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其次,家园内部成员之间的教育目标也要致,如果一个严一个爱,这样容易使幼儿无所适从。所以家园目标的一致很重要。
二、做好家园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随着幼儿教育的提高,教师与家长也更加注重家园合作,但是在这之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而家长被动地接受。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有点薄弱。家园合作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影响?哪些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良好行为?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促进家园合作对幼儿合作对幼几良好行为的培养。
(一)、研究方法
①、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桥幼儿园、金色摇篮幼儿园、北京红缨幼儿园等幼儿园为调查对象。接受调查人员主要是幼儿教师。
②、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前人在家园合作对幼几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相关研究。
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査问卷,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形式、家长参与家园合作
的情况、通过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得变化。
(二)、研究结果分析
调査结果表明家园合作对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所调查的幼儿园里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使用家园合作方式,只是每一个幼儿园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公立的幼儿园采用的家园合作方式更为多样化,私立幼几园采用的方式单一化。所有的幼儿园都采用家园合作方式,但合作的有效性却存在着很大问题,采用的手段还是入园和离园时家长和老师的简单交流、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等方式,并没有使用家长委员会、幼儿园网站、电脑等更多的合作方式。
(三)、原因分析
1、老师方面
幼儿园里不是每个老师都会组织孩子行为习培养方面的活动,少数老师不愿意设计这一方面的活动;在和家长进行合作时,合作方式和手段都较单一,活动也没有针对性。如:老师一般都是在其他活动目标中穿插一条行为习惯方面的目标,不会单独设计活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老师很少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儿童良好习馈与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园双方取得共识。幼儿园老师没有将具体目标印发给家长,每项目标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建议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促使家园相互配合进行同步教育。教师没有适时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是怎样有效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提供给大家学习。幼儿园老师很少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游戏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了解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
家长方面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顾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所有事情,很少接送孩子,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孩子。爸爸妈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更没有时间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不了解,爸爸、妈妈偶尔来接一次孩子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接到孩子就离开,对幼儿园的情况不了解,对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也不了解,家长很少关注幼儿园的宜传栏,不关注幼ル园开展的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请家长,但是有些家长还是不会参加,不关注这些事情,不问孩子在园的情况,每次都是把孩子送来把孩子接走,很少和老师主动交流,都是者师主动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所有情况。幼儿园开家长会时,家长也不会主动发言了解孩子的情况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不会大厘的发表,总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提出开展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建议
(1)做好家园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认真记录家园反映表,家长与教师分别将幼儿每a的情况记录在各自的反映表里,可以很容易地针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准确地制定出适合每个幼儿的培养方案,这样才不会耽误幼儿的良好发展。园里教师应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了解不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表现。成长情况个性发展情况等,鼓励家长多和幼儿交流、做游戏等,并填写幼儿调查问答卷。这样能够做好家园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2)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较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休、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了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很清楚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有效办法,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合力培养必然给幼儿带来更趋于完普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尽的责任。请我们家园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