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养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幼儿园和家庭有着紧密的配合关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关乎着一辈子的成长,而幼儿又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他的家人、老师及周围的人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幼儿的成长,所以环境对幼儿很重要。
[关键词]:家庭配合、同步教育、行为习惯、成长环境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关键影响要素
1、环境的影响
幼儿在幼儿园里一直和小朋友们吃喝玩乐在一起,小朋友之间的行为都会互相效仿,比如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像孟母择邻的故事一样。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母知道又搬家了。这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对邻居的要求就是怕幼年的孟子受到不良影响。小朋友之间就像孟子和邻居之间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父母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很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我班上有个女生娜娜非常懂事,每次分零食她都是最后一个拿,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怕别的小朋友没有。和她家长沟通后才知道,父母都是高材生,父母从来不当着女儿的面吵架,而且带着女儿出去玩时经常教育女儿要懂得礼让。可见,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3、幼师的影响
小朋友们来幼儿园之前通常认为幼师是魔鬼,很凶的。我班上好几个小朋友上课想喝水或者想去卫生间,可总是唯唯诺诺不说话。我走到他们身边蹲下轻轻地问:“有事吗?”胆小的强强哇的一生哭了,我哄了好久才知道他想上卫生间,可小朋友既然想上卫生间为什么不说呢?在和家长沟通后,我发现很多小朋友没来幼儿园之前,家长总吓唬孩子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幼儿园的老师打你。”我们幼师难道是魔鬼变的吗?在和小朋友的接触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对我们幼师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有什么问题举手问,看见我们总是微笑,可见这是我们对小朋友的影响改变了他们。
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必经途径-家园合作
1、什么是家园合作?
就是家长和幼儿园相互紧密配合,随时沟通。互相交流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家庭的情况,互相不要推卸责任,有的小朋友在家故意让家长喂饭,这时家长很厌烦地说:“难道老师没教你怎么吃饭吗?”或者小朋友在幼儿园遇到问题,幼师说:“回家让你妈妈告诉你。”这样严重影响了小朋友的成长,幼师和家长应该共同携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长和幼师都是小朋友的启蒙老师,也是小朋友每天接触的群体。两者相结合能达到互补并且潜移默化的得到全面的教育。光靠幼师在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当然光靠家长,小朋友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去。记得去年我们中班插班来了一个山大王,为什么叫他山大王呢?他在班里发号施令的,让这个小朋友帮他拿水杯,让那个小朋友帮他拿拖鞋。小朋友们敢怒不敢言的,这当然逃不过我们幼师的火眼金睛,这个山大王发号施令了几次后就被我发现了。我和他家长沟通后知道,他是家里的独苗,更是四代单传,爷爷开公司,爸爸经商,家里雇着司机和保姆,在家都是动动嘴的大人物,而他每次的命令家人和佣人都言从计听。这就难怪他来到中班才第一天就跟其他小朋友发号施令了。针对这个情况,我和他的家人包括爷爷奶奶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让他知道小朋友们都是平等的,不能对任何人发号施令。慢慢地,这个山大王和小朋友之间平等共处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有了幼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培养出好的习惯。
3、家园合作的方式
家长和幼师合作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随着现代通讯的发展,我班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家长和幼师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决解问题,让小朋友更健康的成长。几年前我和家长们沟通是通过QQ群,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继而我又建立了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让家长第一时间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发布小朋友在家里的表现,比如帮妈妈洗脚之类的好习惯,让其他小朋友学习。
三、家园合作取得的成果
1、晨子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比较孤僻,不爱和小朋友们玩,也不跟小朋友们分享,每次看到他都是形影相吊,经常我和晨子家长的不断交流,不断沟通,鼓励引导下,晨子渐渐的融入到了集体中,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积木,和小朋友们排队玩滑梯,荡秋千,玩的不亦乐乎,开心才是小朋友应该有的样子。浩浩长的胖,吃的多,而且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吃的满桌子脏兮兮的,声音还特别大,不是勺子碰到碗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吃东西吧唧吧唧的声音,其他小朋友非常不喜欢,和他挨着的小朋友总是打报告要求换座位。换座位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和浩浩的家长及时沟通,知道浩浩的爸爸和妈妈共同开了一家小餐厅,吃饭的点客人特别多,他们都是囫囵吞枣般的吃下去,哪里注意什么形象不形象的,等你吃完了,客人也在别的餐厅吃饱了。浩浩来幼儿园之前一直跟着爸爸妈妈在餐厅里,当然他吃饭也受到爸爸妈妈的影响,餐厅油水比较大,这也导致了浩浩身体偏胖,小朋友正在长身子的时候,吃是应该的,但不能营养过剩,这样不仅胖,而且还十分影响健康。我提议如果以后浩浩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爸爸妈妈尽量吃的慢些,声音别那么大声,饮食注意克制,在幼儿园我刻意让浩浩坐在我旁边一起吃。经过一段时间后,浩浩吃相没那么难看,和小朋友们挨着坐了。
2、在教室里制作一面成长墙,比如娜娜在家里浇花的照片可以贴到墙上,浩浩锻炼身体的照片也可以贴到墙上,甚至有更厉害的,小明跟着爷爷练的一手好书法,他写书法的照片贴到墙上之后,引起了其他家长和小朋友们的一片羡慕,自从小明这张练书法的照片问世后,班里掀起了一阵才艺热,丽丽报了舞蹈班,她跳的拉丁舞有模有样了,朋朋报了美术班,画的玉米南瓜跟真的一样。
3、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培养小朋友开动脑筋的好习惯。我们特意在教室一角办了手工区,这里展示的都是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还有的是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完成的。有形态逼真的纸飞机,塔克等。还有废物利用去,有的小朋友用自己不穿的牛仔裤用剪刀剪出了一个收纳袋,挂在墙上,收纳袋里放着手工用的胶水、剪刀等。在家长半日活动时,我们让家长来观摩一下我们的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开设游戏中深层次的含义,在家也能督促宝宝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过后,有很多家长和我们说,孩子在家不光会自己整理袜子,还会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整理。只有家园合作,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家长和幼师是伴着幼儿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相互配合,紧密交流及时沟通对幼儿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来弥补园教育资的不足,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园的合作伙伴,为认识社会、认识周围生活、探索然奥秘、掌握知识经验提供了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有效的促进的全面发展。幼儿的行为习惯确实要靠家园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只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教育双方共同使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