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专注,它是儿童性格与社会行为的基础。儿童必须知道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需要有东西让他专注。这点启示环境的重要,因为任何外人的行为都无法导致他集中注意力。唯有他自己才能安排他的精神生活,无人可以代劳,的确,这正是我们的学校重要之处。儿童在此可以找到让他安排自己精神生活的工作。”《吸收性心智》p316 /Maria Montessori著;魏宝贝翻译;台北市:及幼文化’2000【民89】。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个完全准备好的环境的,不同的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后期的发展都个有差异。
【关键词】环境 完备环境
环境是我们可以生活、成长、发展的地方。在环境当中,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影响,包括的因素有一些正面积极的、负面消极的。周边的环境会限制周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所以这个环境是存在某一个地方的自然、社会氛围因素。这些环境会影响人类,包括以后的人类。完备的环境是安全的,受保护的,就像妈妈给他的环境一样。蒙台梭利说:孩子的环境是成人的一个桥梁。在这个环境中能培养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情绪、智力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中秩序 、移动、社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完备的环境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一)包含生理与精神在内的良好环境才适合生存
当一个新生命开始出现,有脉搏跳动的时候,就需要一个适合他的环境,让其生理、精神方面获得滋养与发展。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生理方面的发展是需要妈妈给的,这些包括妈妈的营养、健康和呼吸的空气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除了这个生理的层面,精神的环境也需要妈妈来准备和保持的,愉悦的心情,积极地乐观的心态,充满爱的感受力,这些是基本的环境,这些会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完备的环境是辅助儿童全面的、自然的发展
幼儿所处的完备环境是指成人专为幼儿年龄段的需要准备的,环境中的物品是辅助儿童全面的、自然地发展的。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物品尊重孩子的需要,环境中的成人应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个自己的成长节奏。并且在这个环境中培养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情绪、智力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中秩序 、移动、社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三)完备的环境包含3-6岁儿童所需要的一切,使儿童独立的运作、探索与发现
孩子是感官的探索者,这个环境需要足够的刺激物,必须满足孩子发展的物品,所有物品都是很精致、精细、秩序的摆放的,秩序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满足孩子数学性心智的需求。一个完备的环境的教室是需要有很多的教具,蒙台梭利教室环境里的教具是蒙台梭利研究发明出来的教具。有一些教具是依塔和塞根的创造,还有一些是蒙台梭利自己设计的,在设计的时候是出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和不同敏感期的需要所创作的。这些教具并非传统的家具用来帮助老师上课使用的而是提供给孩子操作和发展的。这些教具会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心智,不是通过这些教孩子,而是通过教具自我去学习和发展,去满足孩子并让他们更加的受益。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会很好的帮助他秩序的发展,也是内在发展的起点。这些所有的教具设计的时候都有自身的错误控制,这些是帮助孩子自我评估自我控制,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也可以帮助孩子达到专注的目的,在能力方面会逐渐提高,环境中所有的教具都有他的目的,在教室的任何教具都有他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放置在教室,同时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取探索和发现。这些教具还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每份教具只有一份,必须要去等待和尊重彼此。
如何为幼儿创设完备的环境:
预备环境的人的准备
在完备环境中需要预备好的成人,称之为蒙特梭利主班老师,因为承担着照顾环境和孩子的责任,这个成人需要很好的能力和特质。成人在环境和孩子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老师要起到连接的作用,连接教具和孩子。只有预备好的成人才能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优雅、和平、专注、示范,孩子就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信任。在环境中做一个观察者,成人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自控里,不介入孩子只是观察。要是一个科学的观察者,要用感官去追随孩子,去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孩子,让他的生命更加精彩。成人是先准备这个环境,提供辅助,孩子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而不是我们帮助他。引导他们不同时期发展不同的智力,这个孩子会去遵守一些规则,而且是因为爱。他遵守一些规则会得到智力的发展。
提供有利于动作发展的活动
精神胚胎有很强的冲动想走进环境当中和接近人,并开始接触和观察环境中细小的事物。这些特征都驱使着孩子开始独立,在独立之前孩子需要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这是一个逐渐发展形成的过程,孩子的动作发展首先是从大肌肉发展开始的,从出生后开始发展颈椎然后是胸椎、腰椎再是骶椎,当这些部位有了力量,孩子开始发展四肢的协调性进行爬行,腿部的力量和协调后就可以站立、行走了。大肌肉发展完成后就逐渐发展小肌肉、身体各部位精细动作。在环境中可以提供移动物品类型的活动,科学的设计教室里的摆设,将相连贯的物品分开来放,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肌肉发展。提供洗手的活动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生活习惯,在取水、倒水的过程中发展大肌肉。像将小珠子放进小口瓶中这种类型的活动可以发展孩子的小肌肉、精细动作和身体的协调性。若没有这种活动提供给孩子,孩子就没有足够的探索和练习的机会,在动作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迟缓或滞后的现象,所以提供动作相关的活动是有必要提供的。
提供独立性发展的机会
妈妈是孩子接触环境的第一人,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依附关系。没有任何环境比得过妈妈的存在,妈妈当下能接触到的环境就是父母组成的,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深,通过唱歌互动让联系越来越多。这种互动能唤醒妈妈内在的孩子和力量绽放,展现母爱。当孩子接触父母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的时候,孩子就会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从家庭的其他成员开始,到外界。孩子会开始探索,去用感官去尝试和体验,从协助到自主。孩子在自主动作那一刻就开始了,他能够探索的环境越来越广阔他能通过感官探索周围的事物,作为成人应该允许孩子独立的探索,并提供这样的环境给孩子。除了需要准备看得件的环境,还需要准备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因素。提供孩子独立的能力,发展自由的意志、通过自己独立的工作发展他的自由选择和精神独立。
提供感官探索的机会
我们人类是感官的探索者、学习者,从出生后就在用身体的感官在不断地学习吸收知识。人的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这些感觉器官最开始是单一的运行的,逐渐发展后可以综合使用,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趣,还可以有效保护我们,比如,发生火灾时,嗅觉通过气味能感知到,使我们可以尽快离开火灾现场求生。在蒙台梭利教室中会有感官区,会提供相应感觉器官的工作,提供给孩子操作来帮助孩子感官更精致化,三岁左右孩子的感官正在发展时期,可以帮助孩子的感官更精准化,能与相对应的物品和感觉配上对,有很多的延伸工作,能帮助他更好的理解这份工作。
提供社会性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的环境中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团体,在蒙台梭利学校更能体现这一点,混龄的班级中有3-6岁的儿童一起生活学校,更像一个真实的社会团体。在室内活动时,小的孩子可以向大的孩子寻求帮助,大的孩子可以教小的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学习一项事物,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在相处的时候逐渐发展社会性关系。室外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室外环境可以随时让孩子在室外做一些有目的的工作。可以去照顾植物、照顾动物、扫落叶、攀爬、玩沙、观察、欣赏等。
提供物品的整洁、美观、功能、尺寸、适龄的重要
孩子是感官的探索者,这个环境需要足够的刺激物,必须满足孩子发展的物品,所有物品都是很精致、精细、秩序的摆放的,秩序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各定位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满足孩子数学性心智的需求。都必须是好的、完整的环境状态下,如有磨损、损坏都必须移除这个环境。充满魅力的环境,很温馨、有吸引里的邀请孩子在里面,所有物品都需要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有去工作的欲望。这些物品都富有生命力,会与孩子互动。
教具、家具的尺寸和适龄性。教室里椅子的比例有三种不同的尺寸,因为有三个不同年龄段。小的孩子坐着椅子高度不能悬空,大的孩子坐着的高度要端正。柜子的颜色要浅色,方便采购和温馨舒适的感觉,方便孩子移动、轻便,方便清洗和清洁,合适的高度足够让孩子看到所有的物品,在教室的装饰物品要是合适的高度,孩子可以欣赏这些作品。有窗户,可以欣赏窗外的世界。这些物品需要足够的空间,孩子能穿梭在教具柜和桌子之间,空间也不能太大,合适的空间能让孩子的动作更适合这个环境。采光效果要好,最后是自然光,避免机械的电器,空气的流通也非常重要。
设定一些限制,让孩子去考虑安全的方面。安全从生理方面考虑较多,从情绪方面也要关注到,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从进入校园那一刻孩子的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需要小心的检查环境中的隐患,需要标示危险处、危险物品需要放置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环境中的秩序与自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校园中也是需要规则来维护和平、自由和尊重的。校园中每一个积极的生命,都不是机械的活动,而是精神的发展,自由的选择活动和重复。他有一定的自由,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范围,它可以在哪个范围内自由的选择工作活动去操作。可以选择任何时间段去做不打扰他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的活动。没有纪律就不存在自由,这些规则是有特定因素的,必须尊重,且人人平等。
家庭环境的预备
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层面都是很重要的。孩子是非常乐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只要条件允许孩子是可以自己睡觉,自己起床。独自在家的周围活动,独自用餐,切面包、倒牛奶。独立探索,给宠物加食物。自己刷牙、如厕、穿脱衣服,在适当的适合给予帮助,不包办。
在家庭中需要准备适合孩子操作的物品,家长让孩子参与生活,帮忙做一些家务。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情绪状态平和有爱,传递给孩子的感觉和榜样很好。在婴幼儿时期家长需要提供幼儿与同伴之间相处的机会,培养孩子社会性发展需求,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获得经验才能总结出与人相处之道。
在家庭环境中也需要体现秩序、探索、自由、独立、陪伴、喜悦、尊重、沟通、适合的物品和尺寸、爱、有限的帮助、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真实的有目的的获得、正确的示范、重复、生活的体验、成人的情绪和态度(孩子不被打扰)、优雅和礼仪、预备和计划环境。
当孩子2-3岁的时候需要一个广阔的环境,需要一个社会团体,这时成人就需要完备这样一个环境,可以让孩子参与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