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 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彭金年等【7】采用高效薄层单波长扫描法测定赣南野生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使用的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条带点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无水甲醇(3:2:1,V/V/V)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在240nm波长进行扫描检测。结果在0.240~0.640μg/ml范围内,栀子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4,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1.69%。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蒙药特木仁-5是由铁面(制)、黄白皮、川楝子、栀子等药材制成的成药,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陈玉花等【8】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特木仁-5中栀子甙的含量。用0.3nm的硅胶GF254薄层板进行分离,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在测定波长λS=245nm,参比波长λR=350nm处对栀子苷斑点进行反射距齿扫描,用外标两点法进行定量。结果:栀子苷在0.208~2.08μg范围内其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44.12X-4.0914;含量为0.741,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0.602%。本方法直接点样,快速、简便、灵.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特木仁-5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任杰等【9】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西红花苷的含量考察西红花苷线性关系分析及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实验结果为栀子中西红花苷的平均含量为0.928%,RSD=0.81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回收率都符合要求,此方法法可以作为栀子特征成分检验的依据,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前期探索。
赵成城等【10】建立薄层-紫外分光光度(TLC-UV)法测定栀子药材中京尼平苷的含量。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在25℃测定京尼平苷在最大吸收波长238nm处的吸光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6.4~38.4μg/ml内,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2.72%(n=6)。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测定栀子中京尼平苷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和准确,结果可靠。
周婷婷等【1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药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以栀子苷为标准品,测得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浓度在8.08~24.24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3批栀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平均含量为56.5%。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中药栀子质量控制的方法。
(四)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含量
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
栀子金花丸由栀子、大黄、黄连、黄柏等8味中药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王晓可等【12】采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含量的。使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0cm×75μm ID,有效长度52cm);以25mmol/L硼砂+25mmol/L SDS+4mmol/L磺丁基-β-环糊精+8%(体积分数)甲醇(pH9.5)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4kV;重力进样10s(高度15cm);检测波长238nm,以维生素B1为内标。结果栀子苷浓度在21.0~63.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栀子苷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方法精密度(RSD)为0.56%(n=6)。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
清肺抑火丸是由大黄、黄芩、黄柏、栀子、知母、浙贝母等10味中药组成的中药成方制剂,林青等【13】建立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7cm×75μmID,有效长度60cm;以5mmol/L硼砂溶液+30%乙醇(pH9.28)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6kV;重力进样10s(高度15cm);检测波长238nm。结果: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分别31.3~100.3μg/mL、18.2~118.3μg/mL、10.2~38.3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9.2%、98.8%,RSD均小于1.33%。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度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目前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显色容易、展开速率快、混合物易分离等特点,适合栀子复方制剂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度法操作仪器设备简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但准确度相对不高,在栀子及其制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中应用相对较少;毛细管电泳法具有高效、快速、微量、多模式、经济、自动等优点,是栀子及其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48.
[2]左月明,严欢,张忠立,徐元利.栀子化学成分研究(Ⅵ)[J].中药材.2017年第3期
[3]王亭.中药栀子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5年第10期.
[4]何峰,张昀,张艳萍.HPLC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含量[J].贵州医药.2017年第03期.
[5]林凡友,陈仁燕,罗晓倩,杜玲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33期.
[6]杨薇,吴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J].抗感染药学.2018年第09期.
[7]彭金年,程庚金生,张付远,李丹丹.薄层扫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J].北方药学.2014年第01期.
[8]陈玉花,肖德华.薄层扫描法测定蒙药特木仁-5中栀子甙含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9]任杰,李晓晓,吴成斌,崔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西红花苷的含量[J].酿酒.2018年第05期.
[10]赵成城等.栀子药材中京尼平苷含量的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12期.
[11]周婷婷,闻俊,佟典承,范国荣.栀子总环烯醚萜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02期.
[12]王晓可,毋福海.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09期.
[13]林青等.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的含量[J].中药材.2013年第06期.
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