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
研究半枝莲提取物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半枝莲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梯度半枝莲提取物干预细胞,应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凋亡试剂盒,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半枝莲提取物能显著地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作用16 h后,细胞生长密度变疏,细胞皱缩,其中95%氯仿半枝莲提取物高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改变。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B作用肿瘤细胞后uPA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弱,并呈现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枝莲提取物具有抗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能降低uPA的表达。
(二)食道癌
郑氏报道,以半枝莲复方莲蛇饮(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刘寄奴、郁金等)内服,每日1剂,并同时加用开道散3g,分3次冲服,治疗食管癌。证实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顺利进食,恢复体力,生活自理,生存期超过5年。湖北省南漳县人民医院,用复方半枝莲场(半枝莲60g,公英、黄药子各30g,黄连6g,半夏9g,全瓜萎1枚)为主治疗食道癌25例。结果显效6例(自觉症状消失,细胞学检查癌细胞消失,基底层细胞重度增高或重度增生,癌细胞萎缩或破坏,X线则见局部病灶消失),好转9例,无效7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60%。张氏报道,治疗食管癌31例。辨证分型,对气滞血瘀及痰湿凝结型均用半枝莲复方,60剂为1疗程。疗效好的改汤剂为散剂,每服10g,每日2次;疗程差的坚持用汤剂2个疗程。治疗结果存活5年以上6例,3年以上9例,1年以上10例,不足1年死亡者6例。
•••••(三)肝癌
周氏报道,以莲花片(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牛黄、山慈姑、田七、蜈蚣、莪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2例。治疗结果:肿瘤缩小者7例,稳定6例,增大9例,但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均超过1年以上。吉林市第二医院治疗中晚期肝癌50例。以本品为主每日60~180g,根据病情辅以平肝、柔肝、扶脾、活血等法,并适当加用化疗药物,结果近期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中期患者11例,近期治愈9例,显效4例。因此认为对早、中期病例疗效更佳。刘氏报道,治疗原发性肝癌11期患者50例。配合放疗、化疗,辨证分为甲组(脾虚型),在补益药的基础上加半枝莲等抗癌药物;乙组(痰湿凝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分别辨证用方。结果,甲组生存期416~7 240天,平均 1975.28天;乙组生存期57~402天,平均170.16天;两组比较甲组疗效明显优于乙组(P<0.001)证实补益药加半枝莲等抗癌药合用在综合治疗中疗效最高。陈氏报道,以半枝莲复方蛇莲石楞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锻瓦楞等)加减治疗肝癌患者41例,并在肝癌肿块处外敷独角莲或活蟾皮,内服胜利丹等。治疗后,完全缓解4人,部分缓解16人,无变化19人,进展2人,普通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四)鼻咽癌
冯氏报道,用鼻咽灵(半枝莲、山豆根、石上柏等)治疗鼻咽癌226例,总有效率达87.3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14%。罗氏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49例,在放疗阶段,用白莲解毒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鸡血藤、生地、女贞子、雪梨干)进行治疗,放疗后阴虚火旺型亦用本方加减。结果生存5年以内42例,占44.4%;5~10年38例,占40%;10年以上15例,占15.6%。合计大于5年生存率55.6%。柳氏报道,治疗1例鼻咽癌,用黄芪抗癌汤(黄芪、半技莲、白花蛇舌草、黄连)连续服药150例,症状改善,病理检查细胞核发裂数明显减少,病情稳定,随访5年情况良好。
五.结论与展望
恶性肿瘤(癌症)不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在最重要疾病之一,同时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沉重在负担。半枝莲作为临床常用药,价廉物美,多用于清热解毒、抗癌等,临床应用上,除了半枝莲多糖的抗癌机理有所报道。虽然某些半枝莲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半枝莲抗肿瘤机制,为半枝莲抗肿瘤作用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依据和方法,找到临床上治疗癌症的新的突破口。因此,今后应加强对半枝莲抗肿瘤药效物质的提取及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半枝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7-78.
[2] 中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23-224.
[3] 何福根,章红燕,沈斌. 半枝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肿瘤,2008,17(2)∶108-112.
[4] 宋高臣,于英君,王喜军. 半枝莲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调节免疫的实验研究 [J]. 中药研究,2011,13(4):641.
[5] 陶伟. 中药半枝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81-184.
[6] 牛国晓,李洁. 半枝莲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J].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2):231.
[7] 韩玉英,丰平,文朝阳. 抗癌中草药研究进展 [J]. 北京中医,2003,22(2):45-48.
[8] 王萍. 半枝莲抗癌成分的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1.
[9] 蒋小岗.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3-4.
[10] 李守拙,潘海峰,康少文. 半枝莲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18(1):33-35.
[11] Lin YL,Chou CJ.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crial parts of Sutslaria rivularis Wall [J]. Kou Li Chung-Kuo YaoYenChiu SoYen Chiu Pao Kao, 1984, (7):141-143.
[12] Chou CJ, Liu KC, Yang TH.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utevulin, and some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Scutellaria rivularis wall [D]. Guoli Zhongguo Yiyao Yangjiuso Yanjiu Baogao, 1981 :91-108.
[13] 向仁德,郑今,姚志成.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1982,13(8):9-12.
[14] Sonoda M,Nishiyama T,Matsukwa Y. Cytotoxic aetivities of flavonoids From two Seutellaria plants in Chinese medieine [J]. Ethnopharmeol, 2004, 91(1): 65-68.
[15] Tomimori T. Chem Pharm Bull [D]. 1990, 38 (12):3488.
[16] 杨顺利,方岩雄. 中药半枝莲抗肿瘤成分的分离研究 [D]. 广州工业大学,2002: 26-38.
[17] 许益民,郭立伟,陈建伟. 半枝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J]. 天然产物研究与
开发, 1992, 4(l): 1-5.
[18] 孟研发, 李志孝, 张立,等. 半枝莲多糖 SPS4 组分的纯化性质及分析 [J]. 生物化学杂志, 1993, 9(2): 224-228.
[19] Wang ZQ, Xu FM, Yan XZ, et al. Scutebarbatine A, a new neoelerodane type diterpeonid alkaloid from Seutellaria barbata [J]. Chin.Chem.Lett, 1996, 7(4): 333-334.
[20] Sheng JD, Jia YT, Ke L, et al. Neo-elerodane type diterpenoides from Scutellaria barbata with Cytotoxic activities [J]. Phytoehemistry, 2006, 67: 1326-1330.
[21] Dai SJ, Chen M, Liu K, et al. Four New neo-Clerodane 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Scutellaria barbata with Cytotoxiec Aetivities [J]. Chem Pharm Bull, 2006, 54(6):869-872.
[22] 席荣英,李聪辉,王翠红. 半枝莲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2): 37-38.
[23] 金贤兰. 半枝莲抗肿瘤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55.
[24] 王刚,董玫,郭会灿,等.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J].河北中医,2006,28(9):701.
[25] 宋寄春, 谭诗云, 陈明锴. 半枝莲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J]. 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07, 21(2): 106- 108.
[26] 林敬明, 刘煜, 罗荣城. 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 975- 977.
[27] 王刚, 董玫, 郭会灿, 等. 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J]. 河北中医, 2006, 28(9):701- 702.
[28] 吴东风,林明宝,舒虹, 等. 复方半枝莲胶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6(6):79- 80.
[29] 静广平,焦晓辉,王学勇,等. 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舌鳞癌 SAS 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249-250.
[30] 宋高臣,张高坤,公长春,等.半枝莲多糖对HepA荷瘤小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 国 医 药 导 刊,2010,12(6):1020-1021.
[31] 胥彬. 肿瘤药理学新论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41-443.
[32] 张妮娜. 半枝莲含药血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D]. 扬州大学.2005:17- 31.
[33] 徐敏,卜平,李瑶瑶. 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15(20):2215- 2219.
[34] 于英君,周群,贠可力,等.半枝莲多糖辅助化疗药物对小鼠血清TNF-α、VEGE表达 的影响 [J].中医药信息,2010,27(1):29-31.
[35] 静广平,焦晓辉,王学勇,等. 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舌鳞癌SAS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253.
[36] 代志军,王西京,薛茜,等.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8):821-826.
[37] 高冬,高永琳,白平. 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 [J]. 中药材,2003,26(10):730 -733.
[38] 谢珞琨,邓涛,张秋萍,等. 半枝莲提取物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5(2): 115-117.
[39] 郜斌. 浅谈中药的抗肿瘤作用 [C]. 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102-104.
[40] 张春玲,胡峻峰. Ames试验检测几种中草药及绿茶的抗诱变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2,16(1):66- 66.
[41] 韩发彬,胡俊峰. 几种中草药及绿茶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2):71-74.
[42] 夏慧,张琨和. 中药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1):17 - 19.
[43] 王曦. 端粒酶及其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研究 [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98, 4(2):80- 82.
[44] 李洁,石俊英. 半枝莲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 PG 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113 -114.
[45] 陆平成,许益民. 半枝莲多糖对细胞免疫的调节 [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 32- 33.
[46] 王刚,董玫,刘秀书.半枝莲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 1141- 1142.
[47] 张秀娟,杨姗姗. 半枝莲多糖体内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2):54-56.
[48] 叶华,崔燎. 半枝莲多糖的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癌症进展杂志,2009,7(3):331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