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膝颗粒是由丹参、牛膝、栀子、天麻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成方制剂,为了有效评价药品质量,李翔等【5】建立HPLC法测定丹膝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浓度在0.010~0.204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2.07%(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可以为完善丹膝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
广红滴丸(新I号滴丸)是蒙医专家苏荣扎布教授研发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蒙药验方,由广枣、红花、栀子、沉香、肉豆蔻等10味中药组成,席琳图雅等【6】为考察广红滴丸(新I号滴丸)的质量,对其有效成分栀子苷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32.56μg~4888.4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01%(n=6)。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栀子苷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广红滴丸(新Ⅰ号滴丸)处方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控制内在质量。
小儿退热合剂是由大青叶、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重楼、栀子、淡竹叶、牡丹皮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表、解毒利咽之功效。聂聪珍【7】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合剂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对小儿退热合剂中栀子苷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38n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栀子苷在0.1005~0.60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0.55%(n=6)。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退热合剂中栀子苷的质量控制。
加味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和薄荷等9味中药制成,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效。在加味逍遥丸的质量标准中芍药苷是定量控制指标,而栀子苷是加味逍遥丸中活性成分,任红心【8】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为提高加味逍遥丸的质量标准、全面评价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使用SunFire 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 g/L,磷酸溶液(18∶82),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结果:栀子苷在0.092~0.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为2.68%。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对加味逍遥丸的质量评价。
(二)薄层扫描法(TLC)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薄层扫描法也是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常用的方法之一。
彭金年等【9】采用高效薄层单波长扫描法测定赣南野生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使用的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条带点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无水甲醇(3:2:1,V/V/V)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在240nm波长进行扫描检测。结果在0.240~0.640μg/ml范围内,栀子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4,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1.69%。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蒙药伊赫-哈日-12系列散剂由栀子、黑冰片、土木香、地格达、人工牛黄、红花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协日”热之功效。屈爱桃等【12】建立蒙药伊赫-哈日-12中栀子苷的薄层扫描测定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在0.5%CMC-Na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3:2:1)为展开剂,在测定波长λS=235nm,参比波长λR=350nm处对栀子苷斑点进行反射距齿扫描,用外标两点法进行定量。结果:栀子苷在1.2~12.0μg范围内其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1.44%。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伊赫-哈日-12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升血小板胶囊是由栀子、牡丹皮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升血小板、升白细胞的功效。戴静【11】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栀子苷含量。方法:样品经适当提取后点于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254nm波长)下定位,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s=245nm,λR=350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点样量在1μg~9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903+0.1155X,r=0 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0% ,RSD=0.45%。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栀子苷含量可用于升血小板胶囊的质量评价。
新生儿退黄口服液是由茵陈、栀子、金钱草等组成的成方制剂,贾维臣等【12】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新生儿退黄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使用含0.5%CMC-Na的硅胶G板,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展开,10%硫酸乙醇液显色,测定波长λs=370nm。结果:在0.5~2.5μg之间,栀子苷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样品回收率为99.31% (RSD=2.69%,n=6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为控制新生儿退黄口服液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实验数据。
三、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作为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的最常用的两者测定方法,经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操作简单、实验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48.
[2]牧丹,苏日那,格根塔娜,陈建平.栀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34-36.
[3]史永平,孔浩天,李昊楠等.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19,50(2):281-287.
[4]伏建峰,苏春等.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5):501-503.
[5]李翔,刘皈阳,马建丽,周亮.HPLC法测定丹膝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3,16(3):468-469.
[6]席琳图雅,包英妹,那生桑.HPLC法测定广红滴丸(新I号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华民族医药杂志.2015,9(9):29-30.
[7]聂聪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合剂中栀子苷含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14):486-487.
[8]任红心.RP-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医研究.2012(05):71-73
[9]彭金年,程庚金生,张付远,李丹丹.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J].北方药学.2014,42(1):61-62.
[10]屈爱桃,孙利明,赵志刚,刘国锋.薄层扫描法测定蒙药伊赫-哈日-12中栀子苷的含量[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4):36.
[11]戴静.薄层扫描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栀子苷含量[J].中国药房.2002,13(12):750-751.
[12]贾维臣,张军.薄层扫描法测定新生儿退黄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J].天津药学.2003(03):6-7.
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