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2.复方对乙酰氨基酚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
2.1.对乙酰氨基酚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热说或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饱和溶液呈酸性,pKa为9.7。如暴露在潮湿条件下回水解成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可进一步氧化,生成醌亚胺类化合物,颜色逐渐变成粉红色至棕色,最后成黑色。
本品含酚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产生蓝紫色,是用于鉴别的方法。
对乙酸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后,低价亚硝酸钠试液,生产重氮盐,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偶氮化合物。
2.2.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亚硝酸钠滴定法
原理: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于式样中加入稀盐酸加热回流使乙酰氨基水解出芳伯氨基,再用亚硝酸钠滴定。阿司匹林和咖啡因无芳伯氨基不干扰测定。
滴定方程式:
重氮化反应需要注意的是:
1)酸的种类和浓度:
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在HBr中最快,HCl中次之,HNO3或H2SO4中最慢。因为HBr价格较贵,通常用盐酸。酸度控制在1mol/L 为宜。
如果酸度过低则生成氨基化合物,使测定结果偏低。
若酸度过高,会阻碍芳伯胺的游离,影响重氮化反应的速度。
2)反应温度与滴定速度(避免HNO2分解逸出及重氮盐分解)
应在15℃以下进行。应采用快速滴定法,10~30℃以下进行
3)苯环上取代基团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取代使反应加速
斥电子基团取代使反应减慢
加入适量KBr加以催化提高反应
指示剂选择:
A.外指示剂
碘化钾与淀粉制成的KI-淀粉糊或KI-淀粉试纸。达到化学计量点后,稍微过量的NaNO2可以将KI氧化,生成I2。在临近终点时,用玻棒醮出少许滴定试液,在外面与指示剂接触,根据是否出现蓝色以确定终点的到达。
B.内指示剂
橙黄IV—亚甲蓝用的较多,中性红、二苯胺、亮甲酚蓝也有应用。有时终点变色不敏锐,尤其重氮有色时更难观察。
C.永停滴定法去顶终点,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2.3.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的具体实验步骤。
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磨至细粉,取细粉1.2g。
加稀盐酸50ml,加热回流一小时,冷却至室温(水解)。加水50ml与溴化钾3g(强酸加速反应,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重氮盐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适量溴化钾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产生氢溴酸)
加入0.1%橙黄IV指示液4~5滴,0.15%亚甲蓝指示液2~3滴(复合性内指示剂),以0.1mol/L亚硝酸滴定液滴定,式样由紫红色逐渐变为淡粉红色,最终变为蓝色,5min后扔显蓝色即为终点。
每1ml的亚硝酸钠液(0.1mol/L)相当于15.12mg的C8H9NO2。
含量的计算公式
3.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
3.1.乙酰水杨酸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微酸;遇湿气缓缓分解。
阿司匹林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具酸性,pKa为3.5水解后,用硫酸酸化可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供鉴别。
3.2.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乙酰水杨酸在含量测定方法为先萃取后酸碱滴定。
在该组分的含量测定中,由于萃取过程使用三氯甲烷量较少且存在乳化现象,使得萃取、分离经常不完全,结果往往会偏低,经过改变现有的方法中的每次萃取时三氯甲烷的使用量,可使萃取、分离风完全。结果更接近真实含量。
3.3.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的具体实验步骤
精密称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细粉1.2g,加15ml水,加氯仿萃取4次,每次约25ml,用10ml水洗涤
洗涤液与氯仿液置于烤箱内烘干,残渣加中性乙醇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剂3滴
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每1ml的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的C9H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