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靶向给药系统三大类型的靶向释药原理,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对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给药系统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肝靶向给药系统(hepatic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HTDDS)是基于药物分子到达病变部位为其药物主要治疗手段,杀灭致病病毒、修复受损的病变组织或消除疾病症状。何天稀认为可将药物有效地输送至病变部位,减少其全身分布,减少用药剂量和给药次数,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其不良反应,因此,HTDDS用于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靶向给药系统;物理化学靶向给药系统;前体药物。
目录
摘要 I
引言(此章可以不设)1
第1章 被动靶向给药系统2
1.1脂质体 2
1.2微 球(microsphere,MS) 2
1.3纳米囊和纳米球 3
1.4 微 乳 3
第2章主动靶向给药系统3
2.1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3
2.1.1 半乳糖基聚合物的肝靶向 3
2.1.2 N-乳糖酰化壳聚糖载体的肝靶向4
2.2 甘露糖受体介导 4
2.3 前体药物5
2.4 胆 酸(盐)5
2.5 脂蛋白5
第3章物理化学靶向给药系统 6
3.1栓塞微球 6
3.2磁性微球 6
结论与展望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
引言
人体参与消化、排泄、解毒和免疫等过程的重要器官是肝脏,临床上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也是肝脏疾病,临床用于治疗肝炎、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的药物比较多。但对于在肝脏分布少、对其它脏器毒副作用大或在体内不稳定的有效治疗药物,其临床应用却受到很大的限制。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药剂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Enrilich早在1906年第一个提出靶向给药的概念:为了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将药物选择性分布于病变部位以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并使病变组织在药物浓度增大。随治疗日的不同靶向药物的靶也不同,包括:⑴入侵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⑵组织病变的部位,如肿瘤部位;⑶特种器官,如与大循环有血脑屏障的中枢神经;⑷特种细胞,如肿瘤细胞;⑸特种酶。如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合成的酶的特种受体,如神经传导受体与激素受体。
肝靶向给药系统(hepatic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HTDDS)是基于药物分子到达病变部位为其药物主要治疗手段,杀灭致病病毒、修复受损的病变组织或消除疾病症状。何天稀认为可将药物有效地输送至病变部位,减少其全身分布,减少用药剂量和给药次数,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其不良反应,因此,HTDDS用于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关于HTDDS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不断涌现,特别是靶向药物临床治疗的初步开展,现将肝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