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扩张冠状动脉 在心血管药理方面,实验表明脱氢紫堇碱与四氢巴马亭作用不同,脱氢紫堇碱更明显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作用似罂粟碱,但心率减慢;而四氢巴马亭对冠脉循环呈负性反应。脱氢紫堇碱增加心肌Rb摄取,改善微循环,防止垂体后叶素使ECG的T波改变和心律失常出现,提示对冠脉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为延胡索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2.2.2抑制心脏 静脉和腹腔注射左旋四氢巴汀可使动物心率减慢和动脉血压短暂而急剧降低,其非中毒剂量的降压作用一般在10min可恢复,这种降压作用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也不发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为降压,但未心得安所加强,为利血平前处理减弱,提示这种降压作用可能与心肌抑制有关,与a-受体无关。
2.2.3抗心律失常 延胡索总碱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10只家兔侧脑室注射印防已毒素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射左旋四氢巴马亭30mg/kg可使其中8只动物恢复窦性心律,维持2-3分钟不等。消旋和左旋四氢巴马亭有选择性的对抗实验性心率失常的作用。能对抗氯仿,BaCl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心率失常,但不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心率失常。
2.2.4 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大叶延胡索能提高常压下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长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耗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减轻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的程度。延胡索总碱能延长小鼠的缺氧存活时间,抑制Ios引起大鼠心电图异常,血清中CK及FFA升高,表明延胡索总碱对Ios诱发的缺血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延胡索乙素20mg/kg 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电图急性缺血性改变,在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延胡索乙素20mg/kg可明显抑制心肌CPK和LDH的释放和血清CPK和LDH的升高,从而对实验性缺血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2.2.5 其他作用 延胡索预处理可减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增快的心率,还可推迟在灌注心率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间,降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延胡索注射液对大鼠红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减小以N-BT染色所显示的心肌梗塞范围,对CPK,ALT,HBDH等心肌酶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研究表明延胡索根茎提取物具有通过抑制心脏局部贫血在灌注造成的Bcl-2族心肌细胞凋亡来减少心肌梗塞的面积进而提高心脏的功能。
2.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2.3.1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乙素在镇痛的有效剂量(20-40mg/kg)时,对狗的胃液分泌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在给狗单次给80mg/kg时,胃液的分泌才出现显著的抑制。
2.3.2 抗溃疡的作用 东北延胡索均具有显著的大白鼠造成的幽门结扎性溃疡,应激性溃疡,阿司匹林性溃疡和ACTH性溃疡均具有显著的抵抗作用。延胡索全碱对大白鼠组织胺溃疡和醋酸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对利血平溃疡具有预防作用。
2.4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兴奋大鼠垂体-肾上腺功能的作用,并能使甲状腺重量增加。大鼠皮下注射巴马亭后四肢浮肿系有巴马亭引起组织胺的释放,也有可能有5-HT的释放,造成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外溢。用急性血压法,蟾蜍下肢灌流法及大鼠精囊法证明巴马亭具有抗肾上腺素与抗去加肾上腺素作用。用大鼠离体子宫,胃与结肠法证明延胡索乙素具有抗5-羟色胺作用。
2.5 对平滑肌的影响 皮下注射乙素40mg/kg对猫和兔在肠肌和子宫均无明显的影响,当静脉给药20时对肠肌有短时的兴奋现象,乙素浓度12000时能直接抑制离体肌肠和子宫肌的收缩活动,也能接触乙酰胆碱、氯化钡,脑下垂体后叶素对平滑肌的收缩。
2.6 抗肿瘤的作用 延胡索乙素在浓度小于2.5ug/ml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无毒性作用,2.5ug/ml的课明显逆转MCF-7/ADM耐药细胞的耐药性。延胡索乙素逆转MCF-7细胞的作用主要通过下调肿瘤细胞内Papd 表达、上调Topoll的表达到逆转耐药的效果。从延胡索根茎中提取分离的多糖YhPs-1具有抑制小鼠体内肉瘤180和Lewis肺癌的生长。
2.7 延胡索其他药理作用 dl-四氢巴马亭明显对抗催产素和KCL所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反应,对高K+去极化后Ca+所引起的子宫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大白鼠每天单次给药各为50、40mg/kg,共历11-13天后都能形成耐药性,原有的镇痛效能几乎完全消失;而吗啡在镇痛效能与延胡索素乙和丑相当的剂量时只要经过6-8天则完全失去原有的镇痛作用。所以,前两者产生耐药性的速度约为吗啡的一半,换言之,他们比吗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延胡索乙素能明显抑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延缓肺动脉血管的重构,抑制FAK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其中重要的机制之一。
2.8体内过程 给小鼠灌服乙素60mg/kg,乙素的吸收很迅速而较完全。大白鼠皮下注射乙素150mg/kg,60分钟后肺、肝、肾、脾以及脂肪中含有乙素40-50ug/g,而心脏、血、脑中的含量较少。此后,乙素在脂肪组织中的含量明显增多并持久,24小时近于消失;在内脏中乙素的含量则降低,历8小时接近于消失。家兔静脉注射乙素40mg/kg后,在1-2分钟内血中含乙素约69ug/g,其他组织中含量成平衡关系,可持续1-2小时。乙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皮层和丘脑-中脑的含量相等,持续时间也相近。季铵型的巴马亭很难透过血脑屏障。
延胡索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